在人际交往的舞台上,谚语说得是不错,阎王似乎并不难见,而小鬼们却如附骨之疽般难以摆脱。人们总是向往民国时期,那充满多情和神秘的年代,然而民国的真实面貌却远非表面风情。
在华丽的大上海背后,民国时期承载了普通百姓的艰辛和痛苦。其中,除了那些明目张胆的权力寻租者外,还有一些权势虽小却狡黠狠毒的人,他们如同恶魔般吸食着人民的骨血。
在这其中,有一个职位引人关注,那就是——保长。
纵观历史,保长这个职位确实充满了种种不解之谜,以至于我国早在多年前就拍摄了电视剧《王保长新篇》来揭示其中的门道。李保田在剧中塑造的王保长更是令人难以忘怀,他的形象既令人爱又令人恨。
然而,剧中并没有对观众详细解释保长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何引发无数人争相追捧?
现在,我们从历史资料中寻找真相,来揭开保长的身世和意义。
保长制度
一个引人频繁碰触的词汇便是“保甲连坐制度”,这一概念堪称“诛九族”制度的升级版。
“诛九族”制度是针对与罪犯有血缘关系的九族进行严惩,而“保甲连坐制度”则将连带范围扩大至邻居和管理者等更广泛的人群。
战国时期,天下纷乱,社会秩序脆弱。为确保国家人口充足,遂出现“保甲连坐制度”,将五户或十家视为一个大区域,要求邻里相互监督。一旦有人逃遁,邻居必须及时报告。
若不举报,则整个区域的人都会受到惩罚,所谓“一人逃,全村连坐”。
然而,这制度的衍生,根源于“保甲”制度的出现。在西周时期,由于周天子难以统御整个国家,便推行“家天下”政策。然而,这导致地方管理者自居于皇室,与普通人不愿交往。因此,百姓陷入无人管理的状态,不利于中央权力的巩固。
历朝历代的官员至多管辖县级,无法充实相应官职。于是,西周时便诞生了“保甲”制度,由百姓推选出亭长负责执行“保甲连坐”。
然而,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群体初步形成,较为粗糙。北宋时,这制度得到完善。以十户为单位,选出“保长”,再从中选拔大保长,管理范围为五十户。十大保长中产生正副都保,其中正都保则成为乡村权力核心。
然而,随着清朝的衰落,保长制度逐渐消散。然而,民国时期为何“重生”?其中涉及一个人物,不得不提。
保甲制度
权力的腐化可以在历史的沧镴中找到最生动的见证,一个例子便是民国时期的蒋介石。
为了战胜共产党,蒋介石不惜运用“旧历法”等手段进行权力平衡。然而,民国的初衷并非争权夺利,而是为了解放百姓,终结封建统治,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然而,蒋介石上台后,这个初衷却逐渐变质,尤其在红军出现后,他的心态发生了重大改变。
1931年,连续战败的蒋介石开始采取自下而上的策略,试图分化百姓对红军的支持。他希望百姓不再团结在红军周围,反而向他提供红军的动向,成为他的帮手。
于是,1932年,他颁布了《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施行保甲训令》,以此彻底恢复了“保甲制度”。
他还重新引入了“连坐制度”,但这次的对象是中国红军。尽管内容与古代有所不同,但基本精神一脉相承。
蒋介石通过“双管齐下”重建了保长制度,权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民国时期的保长不仅统辖人口,多达100户,而且以家族为单位,而非单纯的家庭,这意味着保长所掌握的人口超过千人。
在某种程度上,人口代表权力。因此,在保长的选拔中,人们争得头破血流。
当上保长好处多的让人眼红
在民国时期,担任保长职位的人通常是大家族的核心人物。一旦成为保长,他们往往将谋取家族利益视为首要任务。
保长的权力范围之广,实际上可以维系整个家族的生计。举例来说,在战争时期,保长有权指派其领地内的居民参军。在这一点上,保长的优势显而易见,他可以随意选择任何人,不分性别或年龄,只要他发下书令,对方不得不从农忙或其他工作中脱身,前往战场。
由此,许多人为了避免被征召,会日常奉承保长,甚至在关键时刻赠送礼物以求得庇护。除了从百姓处榨取利益外,保长本身也会有一份工资。这份工资并非由民国政府发放,而是从百姓交纳的捐款中抽取的10%。
假设一个保长收到200洋元的捐款,他就能获得20元作为工资。尽管各地保长的薪资各有不同,但总体而言,大城市如南京、北京的保长工资更丰厚。
结语
尽管可以将保长类比为现代的村长,但实际意义仍有所不同。如今的村长需要遵守国家法律,并受到村民的监督。然而,保长只需向上级负责,对于底层百姓的考虑较少。
因此,保长的存在更像是一种社会烙印,而不是正式的政府官职。他们在历史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与当今社会的村长有所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