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简称“铜” ,别名铜都,古称定陵、义安,是安徽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安徽省南部。市境西北界合肥市,北、东临芜湖市,南接池州市,西连安庆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与皖南丘陵区过渡带,中部为沿江冲积平原,东南部、西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长江由西南往东北流贯,将市境分为东西两部分,江中有和悦洲、老洲、胥坝等沙洲。长江以西有陈瑶湖、白荡湖、菜子湖等湖泊。铜陵以产铜著称于世,是中华民族青铜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铜开采、冶炼的历史始于三千年前的商周时代,故有“中国古铜都”之誉。铜陵的历史文化代表为皖江文化。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铜陵有哪些名人吧,欢迎各位朋友补充,让我们铭记那些在历史上作出贡献的人。
左光斗(1575年—1625年),字遗直,一字共之、拱之,号浮丘、苍屿,南直隶安庆府桐城(今属安徽桐城)人,明朝晚期名臣、文学家、水利专家、“东林六君子”之一。
左光斗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授中书舍人,迁浙江道御史。巡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出理屯田,兴水利。泰昌元年(1620年)时光宗崩,李选侍据乾清宫,左光斗与杨涟协同排斥阉党。天启三年(1623年)秋,左光斗擢升大理寺丞,进少卿。天启四年(1624年)二月拜左佥都御史。天启五年(1625年)被奸宦魏忠贤以受贿诬,矫旨下狱受酷刑而死,时年五十一岁。崇祯元年(1628年)明思宗追赠左光斗右都御史、太子少保。南明弘光时,追谥忠毅。有《左忠毅公集》《左少保忠毅公集》《浮丘左先生文集》等传世。
左光斗为官清正、磊落刚直,敢于同邪恶作斗争,被誉为“铁面御史”,为挽救明王朝做出了许多努力。当政期间,兴修农历水田,实施“三因十四议”的屯田方案,促进了北方的农业发展。左光斗一生无改于为国为民之志向,他的忠贞义举,宁死不屈的风骨,也成为后世志士仁人们效仿的典范和楷模。
盛度(968年—1041年),字公量,安徽铜陵人,北宋大臣。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进士及第,起家济阴县尉,历任封丘主簿、光禄寺丞、御史台推勘官、秘书郎,迁尚书屯田员外郎。天禧二年(1018年)入为翰林学士、史馆修撰。景祐二年(1035年)拜参知政事。景祐四年(1037年)迁知枢密院事。数度起落,以太子少傅致仕,庆历元年,去世。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肃。
盛度浏览疆域,参知汉唐故地,绘有《西域图》《河西陇右图》,奉诏同编《续通典》《文苑英华》,注释御集,诏掌起居笺奏及留司章奏。有《愚谷》《银台》《中书》《枢中》四集,以及中书、翰林二制集。
朱光潜(1897年10月14日—1986年3月6日),字孟实,安徽省桐城(今安徽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朱家老屋)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民国十一年(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民国十四年(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1986年3月6日,朱光潜逝世。朱光潜是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朱光潜主要编著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等,并翻译了《歌德谈话录》、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莱辛的《拉奥孔》、黑格尔的《美学》、克罗齐的《美学》、维柯的《新科学》等。为方便研究马列主义原著,他在花甲之年开始自学俄语,更在八十高龄之际写出《谈美书简》和《美学拾穗集》,翻译近代第一部社会科学著作——维科的《新科学》。
陈翥(982年—1061年),字风翔,号虚斋、咸聱子、桐竹君,江东路池州铜陵县(今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贵上耆土桥(今钟鸣镇)人,北宋著名科学家。
5岁读书,14岁入县学,曾有悬梁苦读跻身科举的愿望。后因父亲早逝、兄弟不和兼自身患病十余年之故,至40岁时,方“志愿相畔,甘为布衣,乐道安贫”,一面闭门苦读,一面参与耕作,坚持不辍。60岁时,他在家中数亩山地植桐树(泡桐)数百株专事研究,除悉心钻研前人有关著作外,还“召山叟,访场师”,尤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北宋皇佑年间(1049年~1053年)撰成《桐谱》书稿约1.6万字,此书系世界上最早记述桐树栽培的科学技术著作。平生著有天文、地理、儒、释、农、医、卜算之书,共 26 部 182 卷,又有 10 图。陈翥是中国林学史上亦是世界林学史上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刘大櫆(1698年—1779年或1780年),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安徽桐城人(今枞阳县汤沟镇陈家洲人)。清代中期古文家、诗人,“桐城派”代表作家。
刘大櫆早年抱“明经致用”之志,但屡试不中。雍正四年(1726年),刘大櫆初至京师,年富才盛,文动京师。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十年(1732年)两次参加贡生考试都只登副榜。乾隆六年(1741年)由方苞荐举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被张廷玉压制落选。乾隆十五年(1750年)张廷玉特举其参试经学,又未被录取。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前往黟县教书。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76岁的刘大櫆从歙县回到故里桐城枞阳,在江畔故居聚徒讲学,直至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或四十五年(1780年)病故,享年82岁(一作83岁),被誉为“桐城三祖”之一,是继方苞之后“桐城派”的中坚人物。
刘大櫆总结和发展了桐城派散文理论,他强调神气、音节、字句的统一,重视散文的艺术表观,对“桐城派”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吴汝纶(1840年—1903年),字挚甫,一字挚父,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会宫镇老桥村吴牛庄)人,晚清文学家、教育家。
同治四年进士,授内阁中书。曾先后任曾国藩、李鸿章幕僚及深州、冀州知州,长期主讲莲池书院,晚年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并创办桐城学堂,与马其昶同为桐城派后期主要代表作家。其主要著作有《吴挚甫文集》四卷、《诗集》一卷、《吴挚甫尺牍》七卷、《深州风土记》二十二卷、《东游丛录》四卷。
方东美(1899年2月9日—1977年7月13日),名珣,字德怀,后改字东美,曾用笔名方东英,安徽桐城人(今安徽枞阳人),现代著名哲学家,一代哲学宗师,杰出的爱国诗人,被誉为中国现代哲学思想史上的“东方诗哲” 、新儒学八大家之一。
192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哲学系(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 ,1921年赴美留学,获威斯康星大学硕士学位。方东美一生以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为学术主旨,始终能以开放的胸襟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流派,并力图贯穿古今,统摄诸家之学。他曾自我评价,从家庭传统来说他是一个儒家,从气质上说他是一个道家,从宗教启示上说他是一个佛教徒,从教养上说他是西方的。他把原始儒家、原始道家、大乘佛学、新儒学看成中国哲学的四大传统。
黄镇(1909年1月8日—1989年12月10日),乳名百知,又名佩寰,安徽桐城(现枞阳)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官、艺术家。
1927年毕业于新华艺术大学,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五军团政治部宣传科科长。1934年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晋冀豫军区政委,八路军129师政治部副主任,太行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九纵队政委,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第一室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驻匈牙利大使、驻印度尼西亚大使,外交部副部长,驻法国大使,驻美国联络处主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第一副部长,文化部部长,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主任。1989年12月10日,在北京逝世。
慈云桂(1917年4月5日—1990年7月21日),安徽桐城人,电子计算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慈云桂于1935年毕业于安徽省桐城中学;1942年毕业于湖南大学;1946年1月至7月被选派赴英国考察雷达技术,8月分配到已迁回北平的清华大学物理系,从事无线电实验室的创建;1946年—1950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助教、讲师;1953年任雷达通信系副主任;1955年—1966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教授;1966年—1970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电子计算机系主任、教授;1970年—1978年任长沙工学院电子计算机系主任兼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0年7月21日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逝世,享年73岁。
慈云桂长期从事无线电通讯雷达和计算机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专用数字计算机样机、中国第一台晶体管通用数字计算机441B—I型、441B-Ⅱ型、441B-Ⅲ型大中型晶体管通用数字计算机,促进了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他主持建成了雷达和声纳实验室,研制了中国早期的舰用雷达和声纳,培养了中国第一批舰用雷达和声纳工程师。研制成功200万次的大型集成电路通用数字计算机151—3/4型。领导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亿次级巨型计算机,进入了国际巨型计算机的研制行列,使中国计算机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设计研制上述各种计算机过程中,一直担任总设计师并负责技术抓总,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新的技术途径和决策,及时解决各种难题。
历史名人录整理标准,以本篇为例,本地籍贯古今历史人物,在本地或在外地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有积极重大的影响,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事迹在民间中广为流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