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耳濡目染是什么意思?典故来源是什么?

当前位置:看文网 > 文化阅读 > 成语典故 > 发布时间:2023-08-15 14:50 来源:未知 点击: 手机阅读
    “耳濡〔rú〕目染”,原作“耳擩(rǔ〕目染”,或作“目擩耳染”。 唐朝文学家韩愈撰写的《淸河郡公房公墓碣铭》中有此一语。(碣jié〕,石碑)墓碣铭,刻在墓碑上记述死者生平事迹的文字。淸河郡,地名,在今河北清河和山东临淸一带; 死者姓房,尊称房公。)
 
    这篇墓碣铭开头一段写死者的出身,说他姓房名启,曾祖父房融是武则天执政时的宰相,祖父房琯〔guàn〕是玄宗、 肃宗时的宰相,父亲房乘也当过秘书少监等高职。房启是在这样一个封建大官僚的家庭里,从小在父辈的教育和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所以韩愈写道:“公胚胎前光,生长食息,不离典训之内,目擩耳染、不学以能。”
 
    旧时墓铭碑文,历来都是过誉之词,韩愈此文我们也无需研究,不过是提供一句成语的出处而已。
 
    “目濡耳染”现在一般都作“耳濡目染”。濡,慢慢渗湿;染,渐渐沾上;濡、染,都是沾染的意思。眼睛经常看到,耳朵经常听到,便可“不学以能”,不用有意识地钻研,也就能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形容由于长期生活于某种环境或经常接触到某些亊物而受其影响。
 
    现代作家茅盾《子夜》十:“可是,现在风气太坏,年靑人耳濡目染——况且那么大的儿子,也管不住他的脚。”

热门话题

综合推荐文章

综合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