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理论支柱之一。
中国古典哲学系统发生同构律认为,万事万物的发生演变是具有统一规律的,其内部实质上都蕴含着相同或相似的思维和数学模型。
本文将从系统、哲理、数理三大同构律的角度对五行的发生进行解析。今简述之,以期斧正。
五行的各说
《尚书·甘誓》载:“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以及《洪范》篇:“五行:一曰水,二曰火……金曰从革”。此为最早且全面具体的对原始五行及其内容的表述。
然而学术界对于五行最初的起源问题,仍各持己见,众说纷纭,以下为五行起源的主要几种学说。五材说在五行起源各家学说中接受和传播最为广泛。
如中医高等院校中医基础理论(十五规划教材)中对五行的定义:“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支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此5种物质在古时人们的生产生活及生产实践中极为重要,不可或缺。
正如《尚书大传·洪范》所说:“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
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对这5种物质的广泛使用使得五材说很容易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
然而五材说并不能完美地解释五行学说,存在的疑问有:其一,在春秋战国以前,农具还是以木、石为主,自春秋战国以后,随着冶铁技术的逐渐成熟,铁器才普遍作为农具使用。
故“金”是否能作为先民生产生活的必需物质还有待商榷。其二,五材说并不能合理地解释五行生克关系。
如“金生水”理解为金属熔化后得到的金属液体为水,这个过程不仅需要火的参与,而且“金熔之水与生木之水不是同类”。
“既然是规律,就必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需在外在条件作用下才可产生的”。因此五材说无法自圆其说,实难服众。
支持此派的学者通过研究殷商时期的甲骨刻辞提出:“商者,亦称中商……中商而与东南西北并贞,则殷代已有中、东、南、西、北五方之观念明矣……此即后世五行说之滥觞”。
认为“四方和四方风就是原始五行说的滥觞”,“商”或“中商”是隐藏的另一方。“殷人已经具有了确确实实的五方观念”。
此学说仍值得商榷,支持此派的学者也称“稍嫌不足的是,迄今为止,尚未在卜辞中见到‘五方’这个称谓而已”。而且,“四方”“五方”的“称谓深层是世界观”“不可以‘隐含’搪塞过去”。
郭沫若先生在《甲骨文字研究·释五十》中说:“数生于手,古文一二三四作一二三亖,此手指之象形也”。
故有学者认为五行的产生与古人“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有关。在人们产生数的概念时,以手计数最为便捷,至今幼儿初学计数同样也利用手指。
殷人又用龟卜“三人占,则从二人”(《尚书·洪范》),五龟卜,则从三龟,以“五”或“三”代表“多数”或“全体”,以上二因奠定了“五”的特殊含义与地位。
然而,此学说仍有疑问,为何单选数字“五”?其他数字如“四”,在《尚书》中就有“四方”“四海”“四风”“四民”等词句,何论数字“三”在“汉语中的特殊地位”。
五时说认为:“木、火、土、金、水是四季五时气候和生化特点的抽象”。
以木的升发条达、火的炎热向上、土的孕育变化万物、金的沉降清肃、水的不管流于何处必即渗藏于地下的特性来分别代表春、夏、长夏、秋、冬的气候和生化特点。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学者们认为五行只是一种将一年分为五个季节的历法,而不是一种哲学概念。
陈久金先生发现彝族的十月太阳历法后更是为此观点提供了论证。五行是天地之气的运行,产生了五季的变化,提出“五行即五时”。
然而,有学者认为:“彝族十月太阳历与中原阴阳五行说,究竟何者为‘源’?何者为‘流’?‘文化发射源’和‘辐射流’不可本末倒置”。
支持五星说的学者认为五行是古人仰观天文,对天体行星的观察,以探求自然气候规律。
辅助农业活动,五行是辰星、荧惑、岁星、太白、镇星五大肉眼可见的行星有规律的天体运动。行者,运行也。故把五星称为五行。
《史记·天官书赞》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但是出现“五星”的有关史料成书年代“大都在秦汉时期,离五行的起源时代相去甚远”。
从时间上并不能说明五行起源于五星,且“把五行说看作汉人的学说,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中国古典哲学系统发生同构律
无论是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来看,万事万物中任何相对独立的演化结构单元,都蕴含相同或相类的思维模型。
现用模型中医学的同构思维对五行进行解析,揭示五行其本质是古人对世界万物的一种分类模型思维。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旨在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
任何复杂的系统或组织都是由一个个简单系统或组织构成的,而这简单的系统或组织往往具有相同或相类的结构。
如《朱子语类》:“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原。但所居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
《太极图说》载:“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二气交感,化生万物”。
太极说偏重哲理对宇宙万物发生同构律进行解释,发生轴线:太极(无极)→阴阳→万物。
(南宋哲学家陆象山认为既言“太极”又言“无极”是“叠床架屋”,“无极”“太极”虽有异名但实为一体。故本文采用无极即太极理论。)
当在太极这种混沌的元一状态中,气不断运动,达到一定程度,则会产生量变质变规律,分阴分阳,相互交感,化生万物。太极说以哲理概述,道生论则以数理见长。
《道德经·四十二章》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论偏重用“数”来解释万物发生同构律。发生轴线:道→一→二→三→万物。“一”是古时用以称万物的原始状态。
《庄子·天地》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成玄英疏:“一,应道也”。
“二”,则为阴阳之道,“道”作为自然界存在的强制性规律,应该且必须具有循环不已的规律。阴阳本为一气,由于气具有流动性,阴气流行即生阳,阴阳自此应运而生。
流动过程中显露出对立两端,斯为二。因出现两端而知有中间,便有“冲气以为和”。阴、阳加冲气则为三。
王全年教授潜心中国古典哲学系统发生规律,提出能够反映出万物演化本质的假说:“象偶类奇”规律,用偶数律公式S1=4n演化其象、奇数律公式S2=2n+1演化其类(n取自然数)。
偶数律公式以太极图内纳含的四象: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推导出偶数律公式S1=4n。奇数律公式则是以阴、阳各为一类,这样的阴阳偶对可有n个。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虽为两象,但可划为一类,故可推导出奇数律公式S2=2n+1。
五行发生同构律
根据偶数律公式S1=4n、奇数律公式S2=2n+1(n取自然数),推导如下。当n=0时S1=0 S2=1事物处于太极之元状态,没有出现阴阳差异,称为元象,差异为0。
此时,太极元气还没有演化出阴阳,象的分类则为一类,称为元类。当n=1时S1=4 S2=3事物处于“一分为三”的三元分类,如三才模型,《三五历纪》中载:“数起于一,立于三”。
数字从一开始,建立于三。其象的分类虽为三,但其象数则为四,太极思想中万物最基本的演化模式是以“四象三元”为统一模板进行演化的。
《易·系辞》中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两仪指以“一画”而分的阴爻、阳爻,四象是两个阳爻而成的太阳(老阳),一阳爻一阴爻而成少阳。
一阴爻一阳爻而成少阴,两个阴爻而成的太阴(老阴)。少阴和少阳都有一阴爻,一阳爻,只是位置不同,虽为两象但实为一类,此为位置的反演,其本质是一样的,为一物两象。
因此,两仪虽生四象,但只有三类。万事万物中任何一个相对独立的演化单元结构,其实质上是以统一的元气在阴阳二气的推动下以“四象三元”。
象数与象类4∶3的比例而演化的,是多个“四象”“三元”共同一核心融合演化的结果。
当n=2时S1=8 S2=5事物处于“一分为五”的五元分类,如五行模型,根据“四象三元”演化基可推导出:五行模型是2个“四象三元”共同一核心融合演化而来。
五行的发生是遵守中国古典哲学系统发生同构律而有序发生。五行以太极之“一元”为根本,以阴阳“二元”为发生动因,以“四象三元”为统一模板。
以2个“四象三元”共统一核心融合演化为“八象五元”,象数与象类比是8∶5。这就是五行系统发生同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