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络病理论,来探讨中医临床痛风的病情演变及防治

当前位置:看文网 > 健康养生 > 中医知识 > 发布时间:2023-07-25 11:02 来源:未知 点击: 手机阅读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异常综合征,当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可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并沉积,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即痛风。
 
  痛风是可治疗的炎症性关节疾病,有较高的发病率,Meta分析显示痛风在中国的总体患病率为1.1%,而其在不同种族患病率则为0.03%~15.30%,且近年呈现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
基于络病理论,来探讨中医临床痛风的病情演变及防治
  另外,痛风对医疗系统的影响也在上升,一项2006年至2017年在英国的研究表明,痛风的住院人数有明显的增加,涨幅约58.4%。
 
  然而目前痛风的治疗现状仍不理想,血尿酸的控制达标率较低,且痛风经治疗后仍有着较高的复发率,其反复发作可造成难治性病例的出现。
 
  加大治疗的难度并严重影响患者的关节功能,部分患者最终面临手术治疗的选择,甚至引发肾脏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对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生活压力及经济负担。
 
  痛风的自然病程及现有治疗体系
 
  痛风按其自然病程可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痛风发作间歇期、慢性痛风关节石性关节炎期4个阶段。
 
  其中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为单纯血尿酸升高,而无任何临床表现,约5%~12%的此期患者可进展为痛风。
 
  急性痛风发作期则是痛风最典型表现的阶段,常于夜间发病,起病较急,以关节肿痛、局部发热、关节活动受限为表现,好发于下肢关节,多有自限性。
 
  一般3 d至2周缓解,饮酒、高嘌呤饮食、感染等均可诱发。随后进入间歇期,即2次痛风发作的间期,患者痛风症状完全消失,可持续数月或数年,约60%的此期患者1年内复发。
 
  而慢性期患者多因急性痛风反复发作所致,表现为关节炎发作越来越频繁,间歇期缩短,关节僵硬、畸形,并可见痛风石结节的形成。
 
  约1/3的患者会出现肾脏损伤,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而心血管疾病则被认为是导致痛风患者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西医针对痛风的治疗,主要是尽快终止痛风的急性发作,防止关节炎复发,纠正高尿酸血症。
 
  目前缓解急性痛风症状的药物仍以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类药物为一线用药,糖皮质激素镇痛效果与非甾体类药物相似。
 
  聚乙二醇重组尿酸酶可有效改善难治性痛风的发作,但上述药物均有较多明显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症状或肝肾功能损伤等,长期使用患者依从性差。
 
  而降尿酸治疗被认为是治疗痛风的长期目标,甚至有国外学者建议终身服用降尿酸药物,然而多项研究表明仅少数痛风患者血尿酸控制达标,且即使血尿酸控制达标。
 
  痛风仍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同时难治性痛风的出现,也被认为与药物不恰当或不足量的使用有关。
 
  在此背景下,中医治疗痛风有着很好的前景。中医将痛风归入“痛风”“痹证”等范畴,多项研究表明,中医药对于降低血尿酸、改善痛风症状、减少痛风复发等有明显效果。
 
  目前大多中医学者认为痛风的病机为内有肝、脾、肾不足,又兼痰浊、瘀血、湿热等实邪,邪气性质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各异。
 
  而治疗宜采取养治并举、病证结合的原则。但对于具体分型辨证、分期治法,不同的诊疗指南亦有差别,而其中以络病论治痛风的相关研究甚少。
 
  本文旨在以络病理论为基础,探讨痛风的病情演变,为痛风的防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络病浅析
 
  络者,首见于《灵枢·经脉》,其言:“脉之见者,皆络脉也”,《素问·经络论》中更提出阴络及阳络的说法;发展至汉代,张仲景首开辛温通络、虫药通络用药之先河。
 
  后至清代,因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言“久病入络”而闻于世。
 
  如今,络病学说更是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如吴以岭院士所提出的“脉络-血管系统病”;再有仝小林院士所提出“糖络病”的说法。
 
  张浩洋等也提出应用络病理论辨治慢性复杂性疾病的理念,皆是以络病而论疾患的辨治体系,可见络病理论应用之繁多。络脉自经脉而别出,二者关系密切,言络者必离不开经。
 
  而经络者,气血内藏,赖以布散周身之所。如《经络汇编》言:“经络者,人之元气,伏于气血之中,周身流行,昼夜无间”。
 
  《灵枢·经脉》载:“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此经络之不同。
 
  《灵枢·痈疽》云:“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是以脏腑与经脉、经脉与经脉以络而联通。
 
  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网络系统,周而复始、昼夜无停,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生命活动。络病理论于疾病的诊治至关重要,叶天士言:“医不知络脉治法,所谓愈究愈穷”。
 
  而经络何以言病机,《针灸逢源》载:“至络中邪盛则入于营矣……以营行经脉之中故也……营气自内所生诸病……种种情势不能出于络外……经盛入络、络盛返经”。
 
  笔者认为,此为病理,亦为生理。是以营气化生于水谷之精行于经脉之中,其气自脏腑过络脉而来。
 
  而络以其功能分气络、血络,气络于外为阳络,血络于内为阴络,阳络者交于皮肤肌肉关节,阴络者交于脏腑经脉,营气盛则可上济气络濡养肌肤腠理关节固护卫气。
 
  下入血络濡养脏腑,而络中精气充盈亦可濡养经脉,周而循环,此为生理;而病理者,是以邪气所传,亦有外感内邪之分,内邪盛者伤营气而扰气络,日久自经内传入血络再入脏腑。
 
  而外感之邪首犯卫气之络,再入营分经脉之中,若正虚则入血络,此为络病之传变。
 
  是故叶天士所言:“初病在经,久则入络”,而吴鞠通又言:“初病在络”,以其所在病位及病邪性质不同。
 
  痛风之络病论治
 
  以络病理论辨治痛风,是以痛风的发病与高尿酸血症存在因果关系。血尿酸蕴含于血液之中,本为人体自饮食摄取水谷精微之物,属于营气范畴,营行经脉之中。
 
  《灵枢·本藏》云:“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海论》言:“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故关节筋骨的濡养有赖于经络输送的精气。而血尿酸持续升高,邪气内生,经内邪盛阻滞经气而营气内耗,上扰气络,气络受损。
 
  而络脉细窄、气血行缓,易虚易瘀,内中邪气蕴积日久而化有形之邪,即尿酸盐晶体的形成,停聚络脉之中交于肌肤筋骨之间,发为痹痛。
 
  其邪多为痰湿阴邪而化,其性重浊,故痛风多首发于下肢关节,多为络脉循行之所,《灵枢·经脉》载:“足太阳之别……去踝七寸……足太阴之别……去本节之后一寸……足少阴之别……当踝后绕跟”。
 
  另外,其亦可因外感之邪诱发,如《素问·痹论》载:“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其症经盛入络则痛发,邪气返经而痛止,若久病失治,内传血络,脏腑气机受损,则可见肾脏损伤等表现。
 
  《素问·痹论》言:“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故以络病论治痛风,可具体展现疾病的演变情况,对于疾病的治疗以及预防疾病的进展有着重要意义。
 
  中医药治疗痛风以改善症状、降低痛风复发率、防治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而以络病而治者亦然。
 
  结合痛风的自然病程、络病传变规律及现有治疗体系,可将痛风分为四期论治。前期——痰湿内生,经气受损:此期患者无关节痹痛的症状,以持续血尿酸升高为主要表现。
 
  《针灸逢源》载:“若营气自内所生诸病,为血为气,为痰饮”。
 
  患者血尿酸升高为经中所生内邪,其因或嗜食肥甘厚味,或素体脾肾亏虚,而致痰饮湿浊内生,痰湿为此期主要病理产物,且贯穿疾病始终。
 
  湿性黏滞,易缠绵并损耗正气,愈久则内邪愈盛、正气愈亏,经气受损,而络中正气尚充,邪气停于经内,脉络尚通。
 
  故此期患者虽无痹痛之症,或可伴有腹满、体乏、便溏等痰湿内阻之象,是以此期持续时间越长、血尿酸越高则痛风之症发作风险越高,疼痛越明显,以其邪实故也。
 
  若其人本虚已甚,此期日久更伤正气,其邪或可直入血络而影响脏腑功能,故亦有未见痛风而可直接引起肾脏及心血管损伤者。
 
  是以此期治疗当以祛湿化痰为主以除经中实邪,若见本虚则佐以行气补虚之药;若见口苦、咽干、溲黄等化热之象,则可加清热除湿之品。
 
  早期——邪盛入络,脉道阻滞:此期为痛风症状最典型的阶段,因尿酸钠晶体沉积引发炎症,其特征性表现为:起病较急,好发于夜间,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
 
  然其所受邪气不同,则所伴随症状亦有不同。若为内邪,则多为痰湿化热,湿热互结侵扰经脉,营气内耗,营中湿热上扰气络,《素问·痹论》载:“荣者,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
 
  而气络受损,湿热浸润,无形之邪交集而化有形,即尿酸盐晶体沉积,络脉阻滞不通,发为痹痛。综上所述,络病理论应用广泛,亦可用于论治痛风。
 
  西医的传统治疗着重于痛风早期缓解症状及降尿酸治疗,有着较高的复发率,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存在局限性。
 
  本文以络病理论为基础探讨痛风病情演变及传变规律,并分期论治,治疗贯穿整个病程始终,预防疾病传变,并尝试建立痛风的络病防治体系。
 
  以达预防痛风复发及并发症发生之效,对痛风的预后产生有利影响,这也是应用络病理论治疗此病的优势之处。

热门话题

综合推荐文章

综合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