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江西省辖地级市,古称“临川”地处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东南三角区腹地,境内东、南、西三面环山,地势南高北低,属南方湿润多雨季风气候,总面积1.88万平方千米。抚州自西汉始建县,已有2200多年建置史。临川文化是抚州江右民系创造出来的区域性文化,亦为江右文化的重要支柱。抚州市以象山心学为核心的理学文化、“临川四梦”为支柱的戏曲文化、旴江医学为流派的中医药文化、麻姑山为依托的麻姑文化、曹山寺为平台的禅宗文化、流坑古村为代表的古村落文化等享誉海内外。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抚州有哪些名人吧,欢迎各位朋友补充,让我们铭记那些在历史上作出贡献的人。
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中进士,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宋仁宗末年,曾作《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但未被采纳。宋神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继续阐述变法主张,深得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年)升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陆续制定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次年拜相,大力推行改革,并积极促成熙河开边。变法初期,神宗对王安石言听计从。然而在新法实施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导致反对者声势颇大,且变法派内部也出现分裂。熙宁七年(1074年)王安石被罢相。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因君臣间在变法上的分歧而罢相,出判江宁。累封为荆国公。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六十六岁。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其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有《临川集》等著作存世。今人辑有《王安石全集》。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 中国北宋史学家、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巩幼年能文,语已惊人,未冠而名闻天下。庆历元年(1041年)入太学,上书欧阳修,欧阳修甚奇之,并壮其志。后欧阳修出守滁州,曾巩从之学习古文。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授太平州司法参军。六年,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 校勘、集贤校理。熙宁元年(1068年),为《英宗实录》检讨官,次年起任地方官吏,辗转越州、齐州、襄州、洪州、明州等地,颇有政绩。元丰四年(1081年)得迁史馆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五年四月,擢中书舍人,九月遭母丧,罢职。六年四月卒于江宁府(今南京)。
曾巩积极参加古文革新运动,其为文章,沉静雅重,雍容平易,讲求文法,能穷事理,反对形式主义,主张文以卫道,甚得欧阳修称赏,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之一。曾巩的文章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自宋至清都尊崇有加,尤其是明代的唐宋派和清代桐城派作家更将其作为文章典范。曾巩擅长诗,文以议论见长,其诗风与文风相近,主要作品有《上欧阳舍人书》《唐论》《战国策目录序》等。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县(今属江西抚州)人,中国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晏殊自幼能作文章,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召试,赐进士出身,任秘书省正字。累迁至知制诰、翰林学士。因为人慎密而受到宋真宗赏识。宋仁宗即位后,他建议刘太后垂帘听政,并在崇政殿为仁宗讲学,一度升至枢密副使,后因得罪刘太后而出知应天府。其后仍被召回朝中,历任御史中丞、三司使、参知政事等职。仁宗亲政后,愈发受到重用,于庆历二年(1042年)自知枢密院事进官集贤殿大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正式拜相。两年后因事罢相,带工部尚书衔出知颍州,移知陈州、许州、永兴军、河南府等地,累封临淄公。至和元年(1054年)晏殊因病自请入朝,翌年(1055年)逝世,享年六十五岁。获赠司空兼侍中,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极重视书院的发展,大力扶持应天府书院,邀请范仲淹到书院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史称“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晏)殊始”。晏殊工诗善文,尤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其《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传诵颇广。平生所作诗文据传逾万篇,今仅存《元献遗文》《珠玉词》;又编类书《类要》,存宋以前古书极其丰富。
黄火星(1909年7月11日—1971年4月27日),字以和,曾用名黄火生,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龚坊镇姚家村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之一。
黄火星七岁随父母、弟逃难至江西景德镇,因母亲亡故无钱安葬,被卖身给在景德镇当瓷器工人的江西省乐安县龚坊镇炉下大队姚家村人黄聚发为子,取名黄火生,号以和。1917-1918年在景德镇公兴和烧瓷工厂学徒,1919-1920年在景德镇读私塾。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弋阳游击大队政委,第十一军第一团政委,福建军区分区政委、纵队政委。参加了赣东北苏区反“围剿”和闽西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团长、第七师政治部代主任、含和支队政委、第七师旅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纵队副政委、第八兵团军政委。参加了宿北、莱芜、淮海、渡江、漳厦等战役。
建国后历任第十兵团政治部主任兼福建军区政治部主任,厦门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主任。1954年起任江苏军区第二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兼解放军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兼中央军委总直属队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和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1年4月27日因病于北京逝世。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县(今属江西抚州)人。晏殊之子,宋代词人。
晏几道出身名门,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诗词天赋,14岁参加科举考试,金榜题名。凭借《鹧鸪天》名扬天下。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晏殊去世,17岁的晏几道结束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晏几道的朋友郑侠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治罪,晏几道因此受到牵连,被送进牢狱,后得以释放。晏几道和在京城等待新官职的黄庭坚走得很近。后晏几道决心远离官场,寄情于诗词创作。至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晏几道在寂寞困顿中逝世。
晏几道存世的词集《小山词》260首词作中,长调仅有3首,其余全为小令晏几道的诗词所表达的寓意深远,为宋代最浪漫的词作。晏几道是北宋词坛写小令“第一人”,正是因为其创作,小令才能成为日后流行的词调体式之一。在李商隐、李煜、黄庭坚等一众曾借梦抒情的文人中,晏几道堪称其中的高手。晏几道以梦写情的创作手法,对后世词坛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李觏(1009年—1059年),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人),北宋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李觏家世寒微,自称“南城小民”。自幼聪颖好学。5岁知声律、习字书,10岁通诗文,20岁以后文章渐享盛名,但科举一再受挫,仕途渺茫。从此退居家中,奉养老母,潜心著述。他俊辩能文,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李觏一生以教学为主,40岁那年由范仲淹荐为太学助教,后为直讲,所以后人称他为“李直讲”,李觏家于盱江边,创办了盱江书院,故又称“李盱江”,学者称盱江先生。为纪念李觏,南城县在原盱江书院附近的登高山中新建了盱江书院,并安放了李觏汉白玉塑像。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明代戏曲家、文学家,被誉为“中国戏圣”和“东方莎士比亚”。
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万历十一年(1583)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明万历十九年(1591)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家居期间,一方面希望有“起报知遇”之日,一方面却又指望“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吟咏升平,每年添一卷诗足矣”。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
汤显祖有多方面的成就,而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还魂记》(即《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其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诗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卷。
陆九渊(1139年3月26日—1193年1月18日),字子静,抚州金溪人,南宋哲学家、官员。
陆九渊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今江西贵溪西南),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陆九渊于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进士及第,初调靖安主簿,历国子正。其有感于靖康之变,曾遍访勇士,商议恢复中原大略。淳熙十三年(1186年)上奏孝宗治国策略,被任为将作监。但其任命遭给事中王信驳斥,于是陆九渊被放职主管台州崇道观,后返回故乡居象山书院讲学。绍熙二年(1191年)升任荆门军知军,甚有政绩。绍熙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陆九渊逝世,享年五十四岁。嘉定十年(1217年)追谥“文安”。
陆九渊与朱熹齐名,而学术见解多有不合,主“心即理”说,尝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又谓“学苟知道,六经皆我注脚”。认为要认识宇宙本来面目,只要认识本心。与朱熹通信论难,曾会于鹅湖,作学术论争。其学术思想,为明王守仁所继承发展,成为陆王学派。著有《象山先生全集》,近经整理为《陆九渊集》。
陈彭年(961年—1017年),字永年,建昌军南城县(今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
雍熙二年考中进士,初任江陵府司理参军,因事停职。宋真宗即位(998)出任湖州通判。直至咸平三年(1000)升任湖州知州。上疏论治国之道,深得宋真宗器重。得到礼部侍郎杜镐等推荐陈,出任直史馆兼崇文院检讨,监修《起居注》《大宝箴》《册府元龟》。历任右正言、龙图阁待制、刑部员外郎、工部郎中、集贤殿修撰、兵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迁右谏议大夫兼秘书监。奉诏编辑《太宗御集》,删定《三司编敕》,迁工刑二部侍郎、参知政事,担任天书仪卫副使。天禧二年(1018)病重不治而逝,享年57岁,获赠右仆射,谥号“文僖”。
吴澄(1249年2月3日—1333年8月5日),字幼清,晚字伯清,临川郡崇仁县(今江西省乐安县鳌溪镇咸口村)人。元朝大儒,杰出的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
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南宋末年,考中乡试。南宋灭亡后,隐居家乡,潜心著述,人称“草庐先生”。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出任国子监丞。至定元年(1321年)任翰林学士。泰定元年(1324年)作为经筵讲官,敕修《英宗实录》,参与核定《老子》《庄子》《大玄经》《乐律》《八阵图》等,对《易》《春秋》《礼记》及郭璞《葬书》。元统元年(1333年)病逝,享年八十五岁,获封临川郡公,谥号“文正”。
吴澄与许衡齐名,并称“北许南吴”,以其毕生精力为元朝儒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著有《吴文正公全集》传世。
吴与弼(1391年—1469年),初名梦祥,字子傅,号康斋,抚州府崇仁县(今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东来乡)人。明朝学者、理学家、教育家、诗人,是崇仁学派的创立者。
早年师从太子冼马杨溥,精研四书五经。一生不应科举,讲学家乡,屡荐不出。弟子数百人,著名学者陈献章、胡居仁等都出自他的门下。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吴与弼去世,享年七十九岁。清代学者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将《崇仁学案》位列第一,显示了吴与弼在明代学术思想界的重要地位。作为理学开山之人,吴与弼创立的“崇仁学派”享誉中外,其下开的“江门之学”、“余干学派”和稍后的“江右王门之学”是推动中国文化教育第二次下移的开端,为中国思想史从朱熹的智识主义向内省功夫做出了突出贡献。
危素(1303年—1372年),字太朴,号云林,抚州金溪(今江西抚州)人,元末明初历史学家、文学家、诗文家。
危素早年出吴澄、范梈之门。元至正元年(1341年),以荐授经筵检讨,与修宋、辽、金三史,由国子助教迁翰林编修。历任监察御史、礼部尚书,至元二十年(1283年),拜参知政事,俄除翰林学士承旨。元末弃官居房山四年。明师将入大都,起为翰林承旨。明洪武二年(1369年),授翰林侍讲学士,曾被劾罢官一年。复职后御史王著等论其为亡国之臣,不宜列侍从,谪居和州,令守元末战死的名臣余阙庙以辱之,居两年而卒。
危素受元代复古思潮的影响,强调追古学而明古道,推崇文道合一,认同于文章与世运相升降的看法,又将理明辞达视为文章的基本要求,体现出有元的实用主义文学观念。其文根植于理学,多创作序跋、记文、碑志等实用文体。危素在文坛有较大影响,是南方文人与大都的联系纽带之一,极受时人推重。然以元大臣而仕于明,颇为时论所不齿。其诗文皆以通达晓畅为特色,但应酬之作过多。著有文集五十卷奏议二卷、《宋史稿》《元史稿》,但均已散佚不传,仅存诗集《云林集》文集《说学斋稿》等。生平事迹见《说学斋稿》附录宋濂《危公新墓碑铭》《明史》卷二八五。
谭纶(1520年8月4日—1577年4月20日),字子理,号二华先生,江西宜黄县谭坊(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戏曲家,民族英雄。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谭纶考中进士,历任南京礼部主事、兵部主事、南京兵部员外郎、郎中等职。嘉靖二十九年(1551年)出任台州知府。他在当地招募乡勇,练兵抵御倭寇。后任浙江海道副使,歼倭于马冈、何家磺、桃渚、海门、新河、南湾诸处。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受任福建巡抚,指挥戚继光、刘显、俞大猷等取得平海卫大捷,不久后与戚继光大破倭寇于仙游城下,彻底平息福建倭患。后改巡抚四川,又调为两广总督。隆庆二年(1568年)奉调北上,任蓟辽总督,负责京畿防务。自居庸关到山海关,修建防御台三千座,加强东北防务。明神宗即位后,官至协理戎政、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万历五年(1577年)谭纶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追赠太子太保,谥号“襄敏”。
谭纶领军三十年,与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齐名,又与戚继光并称“谭戚”。史称其“历兵间三十年,计首功二万一千五百有奇,亦一时干城矣”。他喜爱戏曲,促成海盐腔与弋阳腔的融合,形成一支重要的戏剧力量—宜黄腔。著有《谭襄敏奏议》《谭襄敏遗集》等传世。
李绂(fú)(1675年—1750年),字巨来,号穆堂,江西抚州市临川区荣山镇人。清代著名政治家、理学家、诗文家。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迁内阁学士、左副都御史。雍正帝继位,历任吏兵二部侍郎、广西巡抚、直隶总督,受到弹劾,下狱免官。乾隆帝继位后,授户部侍郎、补太子詹事,历任光禄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乾隆十五年(1750),因病在临川石芝园去世,时年七十五岁。治理陆王(陆九渊、王守仁),被梁启超誉为“陆王派之最后一人”。著有《穆堂类稿》《陆子学谱》《朱子晚年全论》《阳明学录》《八旗志书》。
游国恩(1899年4月17日—1978年6月23日),字泽承,一作泽丞,斋名槁庵,江西临川湖南乡洪塘游家村人,著名楚辞研究专家、文学史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
游国恩北大中文系毕业后,先是回故乡江西执教于中学。民国十八年(1929年)他应邀前往国立武汉大学任国文系讲师,讲授中国文学史。民国二十年(1931年)闻一多任国立青岛大学(即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游国恩被聘任为中文系讲师。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游国恩辞去山东大学教授一职,离开青岛南下,就任武昌华中大学教授。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毕生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对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对《楚辞》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享誉中外著名的文学史家、楚辞学专家。曾主编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是享誉中外的《楚辞》研究专家。著有《楚辞概论》《先秦文学》《读骚论微初集》《天问纂义》等。
李井泉(1909年11月1日—1989年4月24日),江西临川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
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跟随“八一”起义军南下,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至1934年,先后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政委办公室秘书长、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等职。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历任中央直属纵队没收委员会主任、政治处主任、红四方面军政治科科长、师政委等职。抗日战争期间任八路军副旅长、旅政委、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晋绥联防司令部秘书长、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政委。解放战争期间任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区政委、兵团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区党委第一书记、军区政委兼行署主任、省政府主席、省委书记、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等职,是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十二届中顾委常委,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1989年4月24日在北京病逝。
周建屏(1892年—1938年6月13日),原名宗尧,字兴唐、兴堂,曾用名子炎,抚州金溪人,生于云南省宣威市倘塘镇。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晋察冀军区四分区司令员,赣东北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创始人之一。
1909年考入云南讲武堂,更名为建屏,在云南新军十九镇当兵。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先后参加过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以及讨伐陈炯明叛乱的斗争。1926 年经周恩来推荐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并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春,经朱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转入朱德军官教导团。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36年到延安,任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科科长。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周建屏参加洛川会议,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后,任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副旅长,率部开赴晋东北抗日前线,参加平型关战役。之后,率部挺进五台山至河北阜平一带,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由于艰苦的战争环境和频繁的转战、作战,1938年6月13日,周建屏在河北省平山县小觉镇旧伤复发不治去世,遗体安葬在他战斗过的平山小觉镇。
1939年,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把平山县小觉镇改名为建屏镇,1945年10月,又以小觉镇为中心建立建屏县(建屏县于1958年与平山县合并),建屏县成为当时石家庄市第一个用烈士姓名命名的县。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周复(1900年4月24日—1943年2月21日),字旭人,江西临川人,抗日英烈。
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3期入伍生队,旋编入学生军,参加东征。任黄埔军校入伍生部政治部秘书、黄埔同学会宣传科长、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等职。抗日战争爆发,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训处少将设计委员,1939年3月调鲁苏战区政治部中将主任。1940年初,创办鲁苏战区《阵中日报》。1943年2月21日,周复在山东安丘第六区同峰乡与日军遭遇激战,不幸中弹,壮烈殉国,时年42岁。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周复烈士名列其中。
饶毓泰(1891年12月1日—1968年10月16日),名俭如、字树人,江西临川钟岭人,中国现代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第一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教授。
饶毓泰于1913年赴美留学;1918年获得芝加哥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22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之后回国创办南开大学物理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1929年至1932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波茨坦大学天文物理实验室从事光谱学研究;1932年至1933年担任北平研究院研究员;1933年至1968年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1933年至1952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系主任;1936年至1949年兼任北京大学理学院院长;1937年至1944年担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1944年至1947年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和俄亥俄大学从事分子红外光谱的实验研究;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8年10月16日在北京逝世。
饶毓泰主要从事气体导电和分子光谱研究,他长期从事物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尤其注重物理实验。
罗英(1890年11月—1964年7月) ,字怀伯,江西省南城县株良乡祥岗村人,著名的桥梁建筑专家。
罗英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7岁进私塾,1908年进上海澄中学堂读书。他勤奋学习,品学兼优,1910年经学校保送为“庚子赔款”第一批公费留美学生。1911年罗英与茅以升、郑华三人进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桥梁专业。1917年罗英在康奈尔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先后在美国鲁洛斯特纽约省铁路公司和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工作。1919年回国,在河海专门学校任教,后去天津任津浦路养路主任,兼任南开大学、北洋大学教授。1927年曾参与设计监造京奉铁路沈阳皇姑屯机车厂。1927年奉调入关,任北宁铁路山海关桥梁厂厂长。1932年,提升为北京铁路天津总局技术主任工程师。1933年罗英应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茅以升的邀请,任该处总工程师,与茅以升共同设计和建造了钱塘江大桥。
新中国建立后,罗英任华东交通部支前公路修建委员会总工程师。不久调任重工业部顾问工程师兼唐山工学院(即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结构系教授。1953年应聘为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当时大桥负责人中,不少是茅以升、罗英的学生。罗英任人唯贤,大力支持新秀,在建桥工地,着力培训技术骨干,对建桥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建议。
历史名人录整理标准,以本篇为例,本地籍贯古今历史人物,在本地或在外地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有积极重大的影响,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事迹在民间中广为流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