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说过,去西藏这件事实实在在地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永不停止,应验了那句“一遇西藏误终身,从此天堂是路人”。
来过西藏那么多次,阿里自驾的梦想却一直存放在心里一处最温柔的角落里,直到2020年的夏天,才被我轻轻地打开了。
就这样阿里大北线自驾和冈仁波齐转山之旅就这样被徐徐开启,这场旅行的故事的确值得我好好地回顾一番,于己算是又多了一次人生的记录,于他人若能带去一些启迪,都将是倍感欣慰的事情。
第一日行程计划: 拉萨-羊湖-卡若拉冰川-江孜宗山古堡-扎什伦布寺-日喀则,全程380KM。
清晨,我们从拉萨城出发,直奔贡嘎机场方向,在跨过拉萨河以后,就一头撞见此时因雨季而变得过于汹涌澎湃的雅鲁藏布江,直到攀爬去岗巴山才与它分开。
在西藏,雅鲁藏布江绝对是最狂放不羁的一条大江,它流经“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发源于西藏第一“神山”冈仁波齐脚下,这也是我们此行最向往的地方,我甚至心里在想,索性就沿着它狂奔好了,去冈仁波齐、去雅鲁藏布江的源头。
也许是由于雅鲁藏布江支流众多的原因,在西藏,它似乎无处不在,不管是在日喀则,还是在西藏文化的发祥地山南,也无论是在圣城拉萨,或是“西藏的江南”林芝,我都记不得在哪些地方与它相遇过多少次,感觉在藏区,它总会不经意地就出现在身边,与你相拥相伴、难舍难分的样子。
我们不得不恋恋不舍地告别了雅鲁藏布江,就像羊卓雍措在久远的过去与它告别一样,雅鲁藏布江头都不回地奔流而去,为何要这样说呢?因为历史上羊卓雍措本来是一个外流湖,湖水与雅鲁藏布江相连,直到某一天它们才分离。
告别了雅鲁藏布江,我们很快就开始顺着蜿蜒曲折的公路攀爬岗巴山,山腰处的一处停车区热闹非凡,藏族兄弟们的那些藏獒都摆好了姿势等待着好奇的人们去合影、云朵懒散地飘在眼前,恨不得等着你去把它们摘走,否则它们都懒得飘动哪怕是一公分。
我对羊卓雍措很熟悉,出发前的夜里发朋友圈说:明天就要出发阿里了,最先遇到的会是再熟悉不过的羊卓雍措,但是我依然热烈地期待着它美丽的样子,也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后来我们翻过岗巴山,一眼就会看到羊卓雍错。即使是这样的阴雨天气,依然不会影响它在我心里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是迄今为止我见过最美丽的高原湖泊。
我们这一次选择的自驾路线是途径羊湖继续到江孜,然后再到日喀则,这样近乎是一路环羊卓雍措而行,因此这一次便是将羊卓雍措的宁静、纯洁以及它的蜿蜒婀娜、风姿卓著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并带在路上了。
其实在路上的某一段时间里,我已经沉浸在羊湖的美丽诱惑里不肯醒来,直到进入到斯米拉山区,在不经意间一抬头望见即使在盛夏也如冰激凌般洁白的大雪山,才晓得就要到达卡若拉冰川和乃钦康桑雪山了。
翻过斯米拉山口,我刚打开车窗一股寒意就扑面而来,蓦然间,卡若拉冰川已经在眼前。作为《红河谷》的取景地之一,它美丽的气质和气势磅礴的个性一览无余,它从7191米的山巅磅礴而下,一直延伸到5200多米的山脚。
那一日我们途径江孜县城,远远地就望到了江孜古堡。江孜古堡,因建于宗山之巅,所以也叫宗山古堡。它始建于14世纪中叶,虽然看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宏伟,但是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却是家喻户晓。
那天我并未去古堡参观,也仅是拍摄了一张照片,并深深地鞠了3个躬,以此向当年为抗击外强入侵而英勇就义的西藏军民表达了由衷的敬意。
我们到达第一天的目的地日喀则,已经是傍晚时分,车队直奔扎什伦布寺,那是来日喀则不可错过的一座寺院,因为它常常被人与布达拉宫相提并论。
扎什伦布寺可与布达拉宫相媲美,是历代班禅的驻锡地。它与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六大寺”。在扎什伦布寺,我们会见到僧侣戴着黄色的帽子,因为它也是中国六大“黄教寺院”之一。
那天夜里我躺在房间里有氧气供应的舒适大床上,辗转反侧,脑海中满是这一天里的影像,正应验了那句“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除了前文中的那些记忆,似乎最美的风光都在路上。
这一日,路上那些画一般的河流山川、日喀则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田、绿得舒坦极了的青稞田、还有烈日炎炎之下却望得见远处云层里雷雨和闪电的景象。当然,还有猝不及防就落下的冰雹,最深刻的一定还是又爱又疼的日头,至于海拔的高低早已不算个事儿了,这一切都只能算是阿里自驾第一日记忆中因太过饱满而溢出来的一小部分,余下的我都满满地装在了心里,最终在那个夜里搂着它们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