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那样的国家动荡时期,一个个女性的倩影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里。
张爱玲的绝代风华如同一指流沙,林徽因的雕梁画栋成为了建筑界人人膜拜的经典,苏雪林的小说集不日或许也将成为传世之作。
这些女性是不同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她们或为国家献身,或为文学添彩,其实除了她们之外还有很多为艺术奉献的人,比如潘玉良。
但是潘玉良的结局却并不太好,她虽然满身的名气,但是却与子女无缘,在生命最后的十八年里甚至无家可归。
知名女画家究竟经历了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一波三折的童年
“逆境出人才”这句话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真理,在中国著名画家潘玉良的身上也有一些体现,正是她童年的一波三折才成就了她的未来人生。
1895年,潘玉良在扬州城内出生,从她出生后,他们一家人就沉浸在欢声笑语中,虽然生活很拮据,但是他们的心是在一起的,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一起挺过去。
可是人逃不了生离死别,在潘玉良三岁那年,她的父亲生病了,母亲和姐姐的脸上都挂着疲惫和感伤,但是潘玉良还不明白,她仍然天真无邪。
他们一家人再也不敢说什么困难都能挺过去了,因为父亲就没有挺过来,离开了人世,潘玉良家没有了顶梁柱,母女三人的日子非常艰难。
母亲白天出去做工,留姐姐在家里照看潘玉良,姐姐还要趁潘玉良睡着的时候为母亲准备晚饭,三口之家就这样坚持到了潘玉良十四岁那年。
母亲因为没日没夜地干活身体渐渐渐渐垮了,经常在夜里咳嗽,潘玉良很害怕失去母亲,每次母亲感到不舒服时,潘玉良赶紧起来倒水喂给母亲。
但是母亲还是没有看着潘玉良长大成人,不久之后也撒手人寰了,姐姐已经长大了,她们姐妹二人相依为命,可是老天爷总是喜欢捉弄苦命的人。
姐姐也不知道是生了什么病,在母亲去世没多久也离开了,接二连三地失去至亲,潘玉良备受打击,几次寻死都没有成功,她只能孤苦伶仃的活下去。
但是她一个女孩儿,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想要生存下去实在是太难了,被逼无奈之下她只能去投奔舅舅。
原以为到了舅舅家她就有出路了,但是舅舅又是个酒鬼,整天喝得醉醺醺的,潘玉良在舅舅家里还要受舅舅的气,有时候舅舅喝多了还会动手打人。
潘玉良越发觉得生活无望,于是就打算出走,可是过程并不顺利,她在乞丐窝里住了一晚之后就只能回到舅舅那里。
舅舅原本就觉得潘玉良是个拖累,既然潘玉良不想在这里生活,那他就给她找一个好出路吧!舅舅思虑再三后就把潘玉良卖了。
如果是卖到哪个有钱人家做小妾也罢,最起码还能过上好日子,但是舅舅竟然把潘玉良卖到了妓院!
妓院是什么地方?吃人不吐骨头的,潘玉良一个小姑娘到了妓院还能有什么好下场?
潘玉良不同意,她苦苦地哀求舅舅饶了她,并且潘玉良向舅舅保证以后一定会乖乖听话。
可是舅舅早就被老鸨给出的高价迷了眼,任凭潘玉良怎么请求都无济于事,潘玉良东躲西藏最后还是被几个壮汉五花大绑送去了妓院。
流连风月但至纯至净
到了妓院后的潘玉良免不了被毒打一顿,说来也奇怪,原来潘玉良一心寻死,但是在这样的困境里潘玉良偏偏生出了活下去的倔强。
她为了有喘息的余地便乖乖地听从老鸨的安排,因潘玉良身上有伤再加上她才十四岁,不适宜接待客人,老鸨就把潘玉良安排到了厨房烧火。
在厨房里整日烟熏火燎,还要受到各个厨子的白眼,打压,潘玉良的日子虽然难过,但是总归是能苟延残喘着活下来了。
在厨房里待了三年之后,潘玉良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本她是一个开朗爱笑的孩子,但是几年之后她变得沉默寡言,很少露出笑容。
可是不管潘玉良的表情有多严肃都抵挡不了她的容颜越发漂亮,这一点也被老鸨发现了,老鸨打算让潘玉良从厨房出来接客。
但是潘玉良不愿意,她说只要老鸨给她一口饭吃就行,她一辈子都待在厨房烧火她也愿意,但是老鸨是个人精,她怎么能浪费潘玉良的这张脸呢?
老鸨先是好声相劝,她给潘玉良说了出来接客会有什么样的好待遇,但是潘玉良不为这些利益所动,老鸨劝了潘玉良几天,潘玉良都没松口。
老鸨又改变了策略,她答应潘玉良出来接客只是卖艺,不卖身,她还是清清白白的,潘玉良一开始还是心存疑惑的,但是看着老鸨真诚的目光,潘玉良选择了相信她。
但是潘玉良还是太稚嫩了,她从厨房走出来之后的前几天老鸨确实没有让她出卖自己的身体,可是过了半个月,老鸨就又开始当说客。
老鸨和潘玉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说了妓院的难处,老鸨希望潘玉良能体谅她一下,也算是帮了她一个大忙。
这时候潘玉良才发觉自己上了老鸨得当,于是潘玉良就开始计划逃走,她趁着夜里大家都睡了就开始起身收拾东西。
她的动作轻极了,但是她刚一开门就被老鸨手下的打手发现了,原来老鸨一直提防着潘玉良,潘玉良被抓住之后仍然是被痛打了一顿。
她不死心,既然从大门走不出去,那她就从窗户跳出去,可是窗户早就被老鸨从外面钉死了,潘玉良根本出不去。
备受打击的潘玉良万念俱灰,她不敢相信自己要沦为妓院老鸨的赚钱机器,于是她就同意了老鸨的要求,但其实潘玉良在密谋一件大事,她在等一个机会。
但是潘玉良没想到她的机会来得那么快,就在第二天,她就遇到了那个救她于水火的男人,芜湖海关监督潘赞化。
那天潘赞化受朋友的邀请来到潘玉良所在的地方吃酒谈工作,他们刚一进门就受到了老鸨的热烈欢迎,老鸨是个混迹江湖多年的人,她一眼就看出了潘赞化是个有钱人。
虽然这个潘赞化不是今天做东的人,但是老鸨就是肯定潘玉良会和潘赞化发生故事,于是老鸨就开始给潘赞化介绍姑娘。
潘赞化这个人两袖清风,已经娶妻,自然是不会在这样的风月场所犯错,所以一直在婉拒老鸨的介绍,可是老鸨却不死心,不仅在潘赞化身边的喋喋不休,还不停的给潘玉良使眼色。
老鸨是什么意思潘玉良很清楚,她不过就是想让潘玉良主动一点,但是潘玉良不会主动,她愣愣地站在原地,没有任何动作。
不知道什么时候老鸨竟然来到了潘玉良身边,还掐了潘玉良一把,这才把潘玉良从神游天外中拉回来,潘玉良看老鸨的架势是不将潘玉良送出去誓不罢休。
于是潘玉良心下一横,跪地开始请求潘赞化赎了她,潘赞化也被潘玉良的这般动作吓了一跳,听了潘玉良将自己的遭遇讲完以后,善良的潘赞化竟然同意为潘玉良赎身了。
老鸨也没想到潘玉良竟然是这样的好福气,于是她就狠狠地敲诈了潘赞化一笔,然后就放了潘玉良。
潘玉良万分感激潘赞化,她并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来报答这个将她从虎口中救下来的男人,只能傻傻地跟在潘赞化的身后。
即使潘赞化对她说她已经是自由人了,潘玉良还是没有改变自己的方向,无奈之下潘赞化只能收留潘玉良。
用画笔描画人生
潘玉良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从小就吃尽了苦头,所以当她和潘赞化回了家之后就包揽了潘赞化的生活起居,在一天天的相处中,潘玉良也知道了潘赞化已经娶妻。
但是潘玉良从不敢多奢望,她只要在潘赞化身边好好地照顾他就行了,可是潘赞化却对潘玉良产生了感情,并且执意要将潘玉良纳进家门。
潘玉良从没有接触过男女之情,对于潘赞化的示爱,潘玉良心潮翻涌,最终还是同意了潘赞化的请求,成功地走进了潘家的大门。
做了潘赞化的小妾之后,潘玉良的生活就更好了,她平时做得最多的就是画画,虽然她没有老师,但是潘玉良悟性极高,常常是通过画作来随心所欲的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不仅如此,她还凭借自己的努力考进了上海图画美术院,但是她在这所学校却并不受欢迎,因为很多人都知道她是大户人家的小妾,在那个思想逐渐变化的时代,潘玉良被贴上了“不要脸”的标签。
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潘玉良只能离开学校,回到家里继续自学,几年后,潘玉良又考进了里昂中法大学,潘玉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就出国留学了,而她和潘赞化的感情也告一段落。
到了法国之后,法国人的思想开放型更高,她再也没有受到别人的白眼,潘玉良在法国安安心心地学了八年,直到1928年才回到祖国。
这时的潘玉良已经是一个很有名气的画家了,还举办了很多次作品展,任谁也想象不到这个在国际上都有很高地位的中国女画家竟然有着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
潘玉良还在中国的知名学府任职,十几年后,为了职业发展,潘玉良再次来到了欧洲,而这时她和潘赞化竟然已经将近二十年没有联络了。
人们对这个女人的爱情故事感到好奇,但是潘玉良却大大方方地承认潘赞化在娶她之前就已经有了妻子,她只是小妾的身份。
而且她还表示,在潘赞化的正房妻子来到上海之后,她就已经离开了潘赞化,她不想插足他们的感情,而且为了让正房太太放下对她的戒备,她一直都没有生育。
不得不说,潘玉良是一个有良心,有原则的人,她能审时度势将原本属于另外一个女人的东西还回去就比当时很多同为小妾的人做得好。
而且潘玉良还凭借自己的本事获得了荣誉和地位,现在的潘玉良已经今非昔比,她逃离了舅舅和妓院共同为她搭建的魔窟,现在已经重获新生,像一只自由翱翔的鸟,再也没有鸟笼束缚她了。
在欧洲的潘玉良还一直心系国家,不仅在画作中展现出了浓重的东方色彩,还在世界动荡的时候蜗居郊区靠教人画画为生并将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全都捐给了国家。
生活给了潘玉良一击又一击,幼年丧父,少年丧母,青年给别人做小妾,种种磨难不但没有将潘玉良粉碎,反而让她变得和金子一样,越是被大火燃烧越是闪耀着光芒。
虽然潘玉良自幼就缺少爱,但是这并没有让潘玉良长成一个邪恶离经叛道的人,她的心中有大爱,有正义。
可是上天并没有眷顾这个可怜的女人,潘玉良去了法国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到过祖国的怀抱,更是没有见过她心心念念的潘赞化。
在法国学习和生活的潘玉良获得了很多奖章,但是因为世界的混乱局势,想要回国是非常艰难的,潘玉良在法国时常思念故土,但是她无法改变世界,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些酸楚。
她的年纪越来越大,身边的很多朋友为她介绍男性认识,但是潘玉良全都拒绝了,虽然她只做过潘赞化的小妾,但是在她的心里,她的丈夫就是潘赞化。
虽然二人相隔甚远,甚至已经不再联络,但是潘玉良心中最爱的就是他,她不会再婚。
这就导致晚年的潘玉良过得十分孤独,没有孩子的陪伴,也没有丈夫的疼爱,甚至有家不能回。
潘玉良在难过中闭上了双眼,塞纳河畔的汽笛声呜呜作响,仿佛是在替这个苦命的女人最后哀鸣,圣母院沉重的钟声仿佛也是在为世界失去了一个灵巧的画手而哀痛。
在潘玉良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女人的无助,也看到了绝处逢生后的坚定,她为艺术史增添色彩,也为中国的传统女性和千千万万身处困境中的人树立了一个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