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蝰属
1.白头蝰是蝰科白头蝰亚科白头蝰属动物。 白头蝰的体长约76厘米,头部背面为白色,椭圆形,被以大型对称鳞片。吻宽而短,背鳞平滑,紫褐色或蓝黑色,红色或橙红色横纹,在背中央呈左右交错排列或左右相连为一条横纹。 头背淡褐色,有浅粉红色斑纹;躯干及尾背面紫褐色,有镶黑边的朱红色窄横斑十余对,腹面藕褐色。体型与游蛇科蛇类相似,管牙短小。
角烙铁头属
1.角原矛头蝮(学名:Protobothrops cornutus)头侧具颊窝的中小型管牙类毒蛇。头被粒鳞,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眼上具1对向外斜、被细鳞的角状突起。鼻鳞到两角基前侧具黑褐色“X”形斑。眼后具上浅下深的2条粗斑纹。通身背面灰色、灰褐色或灰绿色,腹面淡灰褐色,密布深色点斑。栖息于具石灰岩地貌的山区,以小型哺乳动物、蜥蜴、蛙类等为食。在中国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贵州、浙江。中国以外分布于越南。
尖吻蝮属
1.尖吻蝮又称五步蛇,是蛇亚目蝰蛇科的爬行动物。 [体形粗壮,头大呈三角形;吻端较长而尖,背面深棕色或棕褐色,背正中有方形大斑块,尾短而细,末端鳞片侧扁而尖长; [ 雄性尾部较长,尾基部较粗,向后逐渐变细;雌性尾部较短,向后骤然变细尖。 因鼻尖呈三角形,似犁头状,体似蝮蛇,故名。 尖吻蝮是中国特有剧毒蛇,分布于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台湾、安徽、浙江等地。
莽山烙铁头属
1.莽山原矛头蝮(学名:Protobothrops mangshanensis)俗名莽山烙铁头,是蝰科蝮亚科原矛头蝮属的一种中大型头侧具有颊窝的管牙类毒蛇。成体全长可达2米以上。头大,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吻端钝圆。头被小鳞,平滑无棱。头体背面具草绿色与橄榄绿色相杂形成的迷彩样花纹,尾后半段淡绿色或几近白色。背鳞25-25-17行,除中段最外行平滑外,其余均具棱。栖息于山区丛林。以小型哺乳动物、鸟类为食。卵生。是中国特有种,分布于湖南、广东两省。模式产地在中国湖南省宜章县平坑区莽山。
蝮属
1.短尾蝮(学名:Gloydius brevicaudus)是蝰科亚洲蝮属的一种头侧具有颊窝的中小型管牙类毒蛇。体型短粗,头略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头侧具1条黑色或黑褐色眉纹,上、下缘镶白边。通身背面黄褐色、灰褐色、黑褐色或肉红色。身体两侧各具1行大圆斑,圆斑在脊部交错或并列,少数融合。栖息环境多样,丘陵、平原、低山等都能见其踪影。捕食鱼类、蛙类、蜥蜴、小型哺乳动物等。分布广泛,在中国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广东、海南、广西、西藏无分布外,其余各地均有分布。中国以外分布于韩国、朝鲜
2.阿拉善蝮,温带内陆荒漠常见毒蛇,拉丁学名Gloydius cognatus,是造成牧民牲口损失的主要毒蛇之一。野外生活寿命4~12年。
3.岩栖蝮,蝰科,亚洲蝮属的动物 [1] 。头侧有颊窝的管牙类毒蛇·头略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头背有9枚对称排列的大鳞·体较粗,尾比较短·体尾背面灰褐色,有深棕色横斑若干,注意观察,它们也相当于短尾蝮左右并列的两两圆斑合并而成·尾末黑色。
4.蛇岛蝮(学名:Gloydius shedaoensis)是蝰科蝮亚科亚洲蝮属下的一种具有颊窝的管牙类毒蛇。体型中等大小,短粗。中段背鳞23行。头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眼后有一道较细的黑褐色眉纹一直延伸到口角。通身背面灰色或灰褐色。体背两侧各有1行中间色浅的深色斑块,斑块常在脊部相融,形成深浅相间的横斑。腹面灰白色,具细密的深褐色细点。栖息于海岛、辽东半岛的山区。以迁徙的候鸟为食,幼体捕食鼠妇、蜈蚣等无脊椎动物。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辽宁省。
5.高原蝮(学名:Gloydius strauchii)是蝰科亚洲蝮属的爬行动物,俗名雪山蝮、麻蛇。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一般生活于高山高原草原地区以及多出没于有乱石堆处。其生存的海拔上限为4321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主要在青海长江上游、四川。
6.乌苏里蝮,Gloydius ussuriensis (Emelianov,1929),蝰科亚洲蝮属物种,毒性强,命名人:Emelianov,命名时间:1929年。模式产地:俄罗斯波谢特地区,野猪河(鲁德纳亚河),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苏城(游击队城)河和尼科尔斯基-乌苏里斯克(双城子),均在滨海边疆区,以及满洲一面坡(中国黑龙江尚志)。背面两行大圆斑并列;头侧黑色“眉”纹上镶白或黄白色边(白眉);中段背鳞21行;腹鳞+尾下鳞188—213,平均200左右。舌粉红色。
烙铁头属
1.山烙铁头,俗名山竹叶青,阿里山龟壳花(台湾),黑斑竹叶青(福建),恶乌子,笋壳斑(四川西南)。
2.察隅烙铁头是一种蛇类动物。
原矛头蝮属
1.原矛头蝮(学名: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是蝰科原矛头蝮属的一种具有颊窝的中型管牙类毒蛇。头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头被小鳞。身体较细长。头背棕褐色,具略呈倒“V”字形的暗褐色斑。唇缘色稍浅,自眼后至颈侧具1条暗褐色纵纹。头腹色白。体背面棕褐色或红褐色,正背具1行镶浅黄色边的粗大逗点状暗紫色斑,斑周缘色较深。体侧各具1行暗紫色斑块。栖息于山区、丘陵多草木之处。捕食小型哺乳动物、鸟类、蛙类等。分布十分广泛,中国长江以南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南岭地区尤为常见。中国以外分布于印度、孟加拉国、缅甸、越南、老挝。
2.菜花原矛头蝮,又名菜花烙铁头、菜花蝮、菱斑竹叶青、菜花蛇, 是有鳞目蝰科原矛头蝮属爬行动物。 头侧有颊窝的管牙类毒蛇。头呈三角形,头背黑色,可见有略呈“品”字形的3个互相套叠的黄色细圈纹,眼后有一粗黑线纹,头腹面黄色,杂以黑斑,头与颈区分明显。躯体粗细正常。因色斑变异较大,一般有菜花样的黄色,故名。体尾背面黑黄间杂。大多数个体的正背还有一纵行镶黑边的暗红色大斑。腹面黑褐色或黑黄色间杂。尾稍短。菜花原矛头蝮在中国分布于山西、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国外分布于越南北部、缅甸、印度。
3.乡城原矛头蝮(学名:Protobothrops xiangchengensis) 头侧具颊窝的中小型管牙类毒蛇。头被小鳞,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头背浅褐色,具深棕色斑纹。头侧灰白色或具稀疏的棕色点,颊窝下方具1个显著的深棕色粗短坚斑,眼后具1条深棕色斑纹延伸至下颌后缘。体、尾背面浅褐色,背脊左右各具1一2行略呈三角形、镶浅灰色边的深棕色斑,常彼此相并呈犬牙交错的锯齿状斑,或呈一不甚整齐的横斑。腹面灰白色,密布深棕色细点,体后段较前段更密。 中国特有种。分布于四川、云南。
竹叶青蛇属
1.竹叶青蛇(学名:Trimeresurus stejnegeri)是蝰科竹叶青蛇属的管牙类毒蛇。雄性最大全长77厘米,雌性98.1厘米。头较大、三角形,颈细,头颈区分明显。头顶具细鳞;左右鼻间鳞不相切,由细鳞分开;背鳞除最外一行外均起鳞。雄蛇体侧有一红白相间的纵线纹路,雌性体侧纵线纹路为白色或淡黄色。有2亚种。
2.白唇竹叶青是有鳞目蝰科竹叶青属爬行动物,俗名小青蛇、小绿蛇、绿牙蛇、白唇蕲蛇、青竹蛇。头呈三角形,顶部为青绿色,瞳孔垂直,呈红色;颈部明显,体背为草绿色,有时有黑斑纹,且两黑斑纹之间有小白点;最外侧的背鳞中央为白色,自颈部以后连接起来形成一条白色纵线;腹面为淡黄绿色,各腹鳞的后缘为淡白色,尾端呈焦红色。 白唇竹叶青分布于中南半岛、印度、尼泊尔、锡金、布丹、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在中国见于福建、江西、广东、香港、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3.墨脱竹叶青蛇(Trimeresurusmedoensis)蛇类,蝰科,外型特征:头大,呈三角形,颈细,尾短。头顶有细小鳞片。体背草绿色,最外侧的背鳞中央白色,自颈部之后有白色侧线,有的在白侧线内又有一条红侧线,但也有无侧线者。腹面淡黄绿色。瞳孔椭圆形,红色。尾巴焦红色。具管牙的毒蛇。
4.云南竹叶青蛇是有鳞目蝰科竹叶青蛇属爬行动物, 又称青竹标、绿牙蛇。 体型与色斑均与竹叶青相似。 头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头背都是小鳞片;鼻间鳞小,与吻背其他鳞片不易区别,左右鼻间鳞相隔1—4枚小鳞;眶上鳞是头背较大鳞片,左右眶上鳞相隔8—12枚小鳞; 头侧有颊窝;躯体粗细正常;尾具缠绕性。通身以绿色为主。 雄蛇体侧纵线红色与白色各半,雌蛇体侧纵线纹白色。 云南竹叶青蛇分布于缅甸、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锡金和尼泊尔。在中国云南、四川等地也可见其身影。
5.西藏竹叶青蛇是蝰科竹叶青蛇属动物。 身体背面颜色变化较大,有绿色、淡绿色等;正背有若干锈红色不规斑尾尖绿色。体腹面淡绿色,散布大的、不规则黑斑。体型中等偏小。 雄性体长小于雌性。头大,呈三角形,与颈部区分明显;吻端圆。头背被覆小鳞;左右鼻间鳞接触或相隔1枚小鳞,左右眶上鳞一横排相隔10-15枚小鳞。鼻鳞向后与窝前鳞相接,仅少数标本有1枚(个别2-3枚)小鳞相隔;窝上鳞2枚,窄长,上下并列于眼前上方,窝下鳞位于眼前下方;颊鳞1枚,介于鼻鳞与上枚窝上鳞之间;眼小,红色或黄色,瞳孔直立。 西藏竹叶青蛇由黄正一于1982年正式命名。 西藏竹叶青蛇在中国仅分布于中国西藏聂拉木县。
6.台湾烙铁头蛇(学名:Ovophis makazayazaya),属于蝰科蝮亚科烙铁头蛇属的管牙类毒蛇,头侧具有颊窝,头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体较粗短,尾较短。头被小鳞,呈覆瓦状排列。头背橘红色。体、尾背面黑灰杂陈,具20余道橘红色横斑,占2-3枚背鳞宽,有的横斑在脊部错开。尾背散布若干白色点斑。腹面污白色,散布深色点斑、块斑。生活于中高海拔山区。主要出没于植被茂密的山路旁、沟谷、石块下。主要取食食虫类与啮齿类动物。夜间活动。 中国以内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湖北、甘肃、河南、陕西、湖南、江西、福 建、安徽、浙江、香港、台湾、广西、广东。中国以外分布于越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台湾省屏东县北野村。
蝰属
1.草原蝰(Vipera ursinii Bonaparte,1835),有鳞目蝰科。与极北蝰相似,但本种吻略窄,头背面除额鳞、顶鳞与眶上鳞为大鳞外,其余均为平滑小鳞。背面灰褐色,背脊有黑褐色纵纹,腹面黑褐色。见于北疆地区草原,以小型动物为食。卵胎生。
2.极北蝰(学名:Vipera berus)为蝰科蝰属的爬行动物。雄蛇全长为435至500毫米,雌蛇全长为505至560毫米,头略呈三角形,与颈明显有别,吻钝圆,躯干较粗,尾较短,背面灰色或橄榄黄色,沿背脊有一波状或锯齿形浅黑色纵带纹,两侧各有一列斑点,腹面为一致的灰色,具浅色斑点,尾末端通常黄色,头背有一“><”形浅黑色斑,眼后有一深色纵纹,上唇鳞带白色或浅黄色,前缘褐色,鼻孔较大。
3.圆斑蝰是蛇目蝰科蝰属爬行动物, 又称金钱豹、百步金钱豹、金钱斑,黑斑蝰、链蛇等。 背面棕褐色,有3行较大的圆斑,圆斑中央色较浅;边缘为深褐色或紫褐色;背部底色为棕褐色,背部中央一行圆斑比较大,前后两个圆斑之间有1对近三角形的黑斑。头背面为起棱的小鳞片,背鳞27-33行,吻端钝圆,吻棱明显,吻鳞与鼻鳞之间的吻鼻鳞呈半圆形;鼻孔较大,瞳孔为直立椭圆形,在夜晚光线下,瞳孔可以变圆。 圆斑蝰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缅甸、泰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尼。在中国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亦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