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莫桑比克射毒眼镜蛇是非洲最危险的其中一种蛇种,其危险性只仅次于曼巴属的蛇。它们像唾蛇一样能喷射毒液,其咬击能令生物的伤口组织受到破坏。如果生物的眼睛被毒液溅到,其毒性足以令眼睛的视力受损甚至导致失明。
莫桑比克射毒眼镜蛇是一种非常紧张及神经质的蛇,当它们被迫入窘境时,能弓起三分之二的身体作出警卫姿态,尽量扩开颈部的幼窄的皮折,并随意准备作出射毒的状态。它们的毒液最远能喷射至2至3米之遥,其狙击亦相当准确。这类射毒眼镜蛇虽然有着侵略性的性格,但其实它们并不常使出咬击,有时甚至会使用假死法来避免与敌人进一步的纠缠。一条已成长的莫桑比克射毒眼镜蛇身体约有90厘米至1米长,纪录中最巨型的雄性莫桑比克射毒眼镜蛇被发现于津巴布韦,其身体有接近1.5米之长。
2.苏门答腊喷毒眼镜蛇,马来半岛南部的个体通常带蓝黑色; 在部分背部中呈微黄色或淡褐色,或没有在咽喉上的眼斑; 苏门答腊呈黑褐色, 有时黑色的; 婆罗洲是土黄色。
3.喷毒眼镜蛇指所有于在受到威胁进行自卫时,能有效地通过毒牙以短距离喷射形式释出毒液的眼镜蛇种类。
阿氏喷毒眼镜蛇可以将毒液喷出2米。这些毒液对于没有伤口的皮肤是没有害的,可是如果眼睛接触到这些毒液,而又未能得到适合时治理的话,就可能会导致短暂性失明。虽然喷毒眼镜蛇的称谓指其能“喷毒”,但其实它们并不是真的能把毒液遥遥喷出。每当它们要运用毒液时,会在毒囊位置收紧附近肌肉,这种挤压的力量把毒液从毒囊中迫出,并流向毒蛇专有的空心前齿里的尖端位置。当毒液离开牙齿的一瞬间,一股气流会从蛇的肺部释出,令毒液变化成气溶胶状态并向前方激喷而出。而当这类射毒眼镜蛇被迫进困境的时候,它们甚至能把毒液喷出至两米多远。2004年,科学家在非洲肯尼亚发现目前世界上最巨型的喷毒眼镜蛇,蛇身长达2.75米,每次能释出的毒液足以杀死15至20人。
4.黑颈喷毒眼镜蛇,为爬行纲有鳞目眼镜蛇科眼镜蛇属动物,是广泛分布于非洲的中大型蛇类,名下有3个亚种 ,为有毒蛇,体长平均长度为1.5米。
黑颈喷毒眼镜蛇分布地 :安哥拉、贝宁、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埃塞俄比亚、加蓬、冈比亚、加纳、几内亚、科特迪瓦、肯尼亚、利比亚、马里、毛里塔尼亚、纳米比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塞拉里昂、苏丹共和国、坦桑尼亚、索马里、多哥、乌干达、赞比亚。
5.红喷毒眼镜蛇隶属于眼镜蛇科—眼镜蛇亚科—眼镜蛇属 毒性很大,为混合毒素以神经毒为主,毒性比一般眼镜蛇大,会喷毒,距离为1-2米,雌性每次产卵6-15枚,在孵化期有有护卵行为
头小而圆,眼大,瞳孔圆形,眼下一般具有一条黑色竖斑,颈部有一很宽的黑色颈斑,通体红色或棕色,行动速度迅速。
6.菲律宾喷毒眼镜蛇是脊索动物门爬虫纲有鳞目蛇亚目的生物。具毒性,主要分布在菲律宾吕宋、民都洛、卡坦端内斯省及马斯巴特等岛屿。
整体比例较其他蛇种短胖,约长1.7米,而民都洛岛的个体有2米之长。体色会由年轻时的暗棕色,逐渐蜕为成熟期的浅棕色,喉颈位置有时会有一条黑色的长纹。颈部附近有20数环的蛇鳞,躯体中部有21环蛇鳞,腹部有182至193环蛇鳞,尾部位置有36至49环蛇鳞。鳞纹分布有时并不平均。
7.泰国眼镜蛇,又名暹罗眼镜蛇或中南半岛射毒眼镜蛇,是分布在东南亚的一种射毒眼镜蛇。它们并不会射出毒素,而是喷洒毒素到敌人身上,若毒素进入眼睛,就会产生剧毒或失明。
泰国眼镜蛇主要是夜间活动的。日间会有很多不同的行为表现,一般会较为胆少及逃走。在黄昏时份则会变得具攻击性。它们并不会射出毒素,而是喷洒毒素到敌人身上,若毒素进入眼睛,就会产生剧毒或失明。当受到威胁时,泰国眼镜蛇会升起及胀大皮褶。若对方不退避,它们会针对头部喷洒毒素,距离可达3米。它们随之会逃走,最后才会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