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国,西周康王封晋国君主唐叔虞的小儿子姬公明于贾地而建立的姬姓诸侯国,爵位为伯爵,都城贾。公元前678年,贾国被晋国灭亡。
关于贾国的地望问题,学界历来有两种观点。一说贾国封于今山西襄汾县。臧励和等著《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云:贾,周国名。姬姓。伯爵。春秋时灭于晋。即今山西临汾县贾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贾,姬姓国。《元和姓纂》三十五、《马韵》谓周康王封唐叔虞少子公明于此。当在今山西省襄汾县东。”《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贾国,西周封置,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南。”;一说在封陕西蒲城县。《寰宇记》载:“蒲城县有贾城。古之贾国。”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四九·贾》云:“(贾)都,在今陕西同州府蒲城县西南十八里有贾城。”《通志·氏族略二》:“贾氏,伯爵,康王封唐叔虞少子公明于此。同州有贾城,即其地。或言河东临汾有贾乡是也。”
最能代表一个国家地望的是国君大墓及其出土的铜器。1974年,山西闻喜县(春秋为晋地曲沃,位于运城盆地与临汾盆地的交界处,)上郭村出土一件贾子己父匜,这是目前首次科学出土的贾国青铜器;后又有传世的贾国铜器贾伯簋、贾伯壶、贾叔簋、贾叔鼎、贾子伯昃父鬲、贾子伯昃父壶、贾子伯昃父盘等出现,据说这些传世贾国铜器均出自山西。专家学者根据这些铜器器型及其铭文,断定这些青铜器的时代为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早期的器物。这些青铜器的出现,大体可以证实贾国地望在山西,贾国地望的争论可以放一放了。
贾国铜器及其器型的精致程度,几可与同时期的晋、应等诸侯大国相提并论,而且到了后期还能制造出如此之多的精美铜器,足以说明贾国虽小邦而富有。贾国这个小诸侯国也可谓“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了。
贾国的历史活动,先秦文献记录很少。《春秋左氏传·桓公九年》载“秋,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贾伯伐曲沃。”记载的是,公元前703年,贾国国君贾伯和虢仲、芮伯、梁伯、荀侯一起带领诸侯联军讨伐曲沃。学者王宏、权敏在《贾国青铜器及其重要价值探研》一文中指出,此贾伯可能为作“贾子己父匜”的贾子己父。
公元前678年,晋武公杀死晋侯缗,吞并晋国。学界推测此时的贾国也被晋国灭亡并入晋国了。贾国灭亡后,贾国被封为晋国公卿狐偃(晋文公之舅)的儿子狐射姑的食邑。
这里还有一个与贾国没有多大关系的故事叫“林回弃璧”,这个故事讲的是亲情与钱财关系的故事,虽然大多人都读过,我还是愿意摘抄下来分享给大家:
贾国被晋国灭亡,百姓们纷纷逃亡。林回是贾国的一位贤达之士,他也在逃亡的人群中。逃难的百姓们发现林回放弃了一块价值千金的玉璧,只背着自己刚出生的孩子跟着人群逃出了城外。
有人问他道:“你是为了图钱财吗?婴儿并不值钱啊,你是怕受拖累吗?带着婴儿逃难多麻烦。你丢弃了价值千金的玉璧,却背着初生的婴儿逃难,这是为什么呢?”
林回回答说:“那块玉璧是因为值钱才与我有关联,而这个初生的婴儿,却是与我骨肉相连啊!”
凡是因为钱财利益相联系的,遇上祸患或灾难就会互相抛弃;凡是因为骨肉情义相连的,碰上祸患或灾难就会互相救助。互相救助和互相抛弃,两者相差太远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