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的前校长梅贻琦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我国近代,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等四位国学导师被公认为最杰出的学者。他们的学术成就不仅令人叹为观止,他们在书法艺术上的造诣也令人叹为艳羡。
梁启超(1873-1929)年轻时研习唐楷欧阳询,并从康有为那里学到了宗汉魏六朝碑刻和汉代隶书。他受到北碑书法理念的影响深远,尤其受到康有为的启发。梁启超的书法作品属于学者类型,他在北碑书法上有着非常高的造诣,在隶书创作方面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梁启超认为:“中国的书法之美在于线条的美、力度的美、光影的美以及个性的表现。”他说:“美术的一个要素就是发挥个性,而发挥个性最真确的方式莫过于写字。如果说能够表现个性就是最高的美术,那么各种美术中,以写字为最高形式。”
陈寅恪(1890-1969),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和语言学家。他出生于江西义宁(今修水县),是著名诗人陈三立的儿子,湖南巡抚陈宝箴的孙子。从小在南京家塾接受教育,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他能够背诵四书五经,广泛阅读历史和哲学典籍。
陈寅恪的书法作品深受唐碑的影响,展现了二王风范和唐贤骨法。特别是他的行书,刚正挺拔、流畅自然,结体略长,线条纤细而有力,取势稍微倾斜向右上方,笔触清健俊逸,展现出独特的风骨。
陈寅恪的行书作品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他的笔法流畅自然,力度适中,结构严谨。他善于运用墨色和空白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韵味悠长的美感。他的字体线条纤细,勾勒出每一个字的轮廓和内在力量。他的行书作品既有庄重的气势,又透露出一种自然流畅的美感,充满了历史的风韵。
陈寅恪的书法作品展现了他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彰显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高超造诣。他的行书作品既传承了传统的书法精髓,又融入了自己的个性和风格,给人以深深的艺术享受和思考的空间。他以行书书写历史风骨,成为行书艺术中的一位伟大大师。
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出生于浙江海宁盐官镇,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中国近、现代学者。他在清末以秀才身份脱颖而出,成为知名学者。
王国维在书法方面精通多种体裁,但其最为卓越的是小楷和行书。他的小楷取法于钟繇、二王和颜鲁公,其笔势起点高,路线规整。他注重结构和用笔,追求一个字、一行字和一页字之间的协调性,不追求奇怪的独特之处,也不追求过分夸张的胜过。他的行书也受到二王和颜鲁公的影响,同时吸收了宋代书法家的气息,严谨而精致,线条富于变化,字体呈现出动感。他的墨迹大多出现在书稿、尺牍、笺书和便条等文稿上,尺幅不过盈尺,字型大小只有一厘米左右,结构严谨,章法疏密得当,笔力遒劲有力。无论是阅读他的文章还是欣赏他的书法,都能感受到铿锵有力的气势,令人赏心悦目。
王国维以其精湛的书法技艺和艺境卓越的作品,成为小楷与行书的大师。他的书法作品充满了内涵与艺术的融合,通过结构、用笔和章法的精妙运用,展现出独特的审美魅力。他的字体线条流畅而富有变化,每一笔都表现出精雕细琢的功夫,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触动。无论是他的小楷还是行书,都彰显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高超造诣和独特风格。
王国维的书法作品既传承了传统书法的精髓,又融入了自己的个性和创新。他的作品堪称艺术与技艺的完美结合,展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作为一位学者和艺术家,他通过自己的书法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艺术传承。
赵元任(1892-1982),祖籍江苏省常州府阳湖县(今属武进县),字宜仲,别名妧妊。他是被世人公认为语言学大师,被尊称为“汉语言学之父”,也是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他还是一位卓越的作曲家和翻译家。他于1982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去世。
赵元任是一位全才型奇才,尽管书法并非他的主攻方向。然而,他从幼年时期开始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家学渊源的影响使他从小就练就了一手好字,并从中受益终生。尽管他留下的书法作品并不多,但我们仍然能够从中看出他扎实而深厚的楷书基本功。
赵元任的书法属于学者书法范畴,具有文雅、含蓄、隽永、流畅的特点。他的作品没有雕琢的气息,也不做作或浮躁,更没有江湖气息。学者书法很少注重线条的单纯锤炼,而更注重内在的气韵和整体的表现力。
赵元任的书法作品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字迹流畅而优美。他注重书写的内在品质,追求文字的韵律和表现力。他的作品展现了学者书法的独特魅力,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尽管赵元任在书法方面并非专攻,但他的书法作品仍然展示了他作为学者和艺术家的才华与造诣。他以其独特的书法风格和艺术追求,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和书法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