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里奚,一代名相,得以善终
二,商鞅,变法图强,一国独大,五马分尸。
三,张仪,口舌之利,胜于刀枪。失宠新帝,逃奔他国,客死魏国。
四,白起,千古战神,所向无敌,人屠传世,六国震恐。赫赫战功,被逼自杀。
五,范睢,厕所逃生,上书自荐,语激秦王,一步登天。出谋划策,远交近攻,瓦解合纵,恩怨分明,权势滔天。盛极而衰,恐惧而死。
六,吕不韦,商人出身,奇货可居,封侯拜相,青史留名。黄柯一梦,罢相归国,就放蜀地,饮鸩自尽。
七,李斯,统一六国的谋划者,华夏大一统趋势的造就者。千古名相,腰斩于市,空留黄犬之谈。
看看这些人,除了百里奚一人,其他的没有一个善终的。
真是应了那句话,千古风流事,都付笑谈中。"
秦始皇能够成就统一六国的大业,除了他个人的能力之外,还有他独特的用人眼光,他总能在普通人中发掘出能人异士。
对于秦始皇而言,人才不在乎任何身份和阶级,只要你是一块金子,哪怕埋在粪土里面也能被挖掘出来。
秦始皇在位的时候,没有杀过一个功臣,他很清楚他的根基未稳,这些人才都是他辛苦物色的。
这些功臣都为他成就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在秦始皇最艰难的时候仍旧陪伴左右出谋划策,就连心机最深的吕不韦在秦始皇的人生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夸张地说,在秦始皇统一大业的路上少其中一个人都没法成事,但为何这些人最后都不得善终,大部分都是选择自尽呢?
可以看出其中不少功臣在秦始皇在位期间都有发动变法和新政,秦始皇也是支持他们的做法, 因此秦始皇权势越大的时候,他手下这些功臣掌握的权力也就越大,虽然秦始皇生性多疑。
但他对于这些臣子是非常信任的,就连焚书坑儒这种政策,秦始皇也是大力扶持让李斯去操作,当时坑害了很多儒生,造成了民间和朝政之间的怨声载道,但秦始皇一律不予理会。
除此之外,其他的臣子也有不少骚操作,其中是涉及到资产阶级的利益,因为秦始皇还在位,很多人都是敢怒不敢言。
但等到秦始皇去世之后,继位的秦二世就没那么好说话了,对于新帝而言,最怕就是老臣子功高盖主,拿出自己应对先皇那一套去应付新帝无疑是行不通的。
因此不少人是死于新帝的威慑下,哪怕新帝并没有亲自动手,但继位之后,新帝马上削减了不少老臣子的权力,这让这些之前就得罪了不少人的老臣子顿时没有了靠山,曾经得罪过的人纷纷都来找麻烦。
当初的权势越大,如今在新帝眼中就是越大的眼中钉,他们也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不少人选择远离秦国,但是最后还是不得善终。
其实不止秦国,很多其他朝代的功臣都很少有能够得以善终的,很多功臣自认为自己助帝皇成就大业,就能够在帝皇的庇护下为所欲为,但他们不清楚功高盖主是自古以来君皇最忌讳的。
即使是在任皇帝能够包容,新帝也会杀一儆百,目的就是为了警示其他的老臣子,否则新帝无法服众,很多功臣都不是死于自己侍奉的帝皇手上,反而是死在了自己的手上,因为他们没有摸清楚帝皇的心思。
自以为精通帝皇之术,妄想能够把自己的功绩去把弄朝政,即使你真心是为了国家好,但本来就功高盖世,还不懂得收敛低调,这等于将自己变成靶心,时刻处于风浪的顶端。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的改革者,就是个不受待见的角色。
但这不能归咎于某个人或某些人,而是由所处时代的生产力、改革自身的性质决定的,新帝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时常会拿改革者当祭品,这些功臣的悲惨下场,看似是偶然,其实命运早已经埋下伏笔。
这些功臣在恰当时候应该选择功成身退,而不是使劲想办法在皇帝面前刷存在感,过分嚣张的功臣哪怕你曾经救过皇帝的命,想杀你还不是在皇帝的一念之间。
万一有异心,皇帝的宝座将会易主,所以,为了防患于未然,这些功臣大多被处死,这和他们不懂得为臣之道大有关联。
开国功臣当时都是陪着皇帝走过最艰难的日子,也看过皇帝继位之前最狼狈的一面,秦始皇虽然残暴,但他还是对功臣保留了仁慈。
但不少朝代的皇帝都会处死开国功臣,大概就是所谓的能共患难,却不能共富贵,这些功臣的存在时刻提醒着帝皇曾经不堪的过往,在皇帝根基稳固之后,如果懂事的臣子就会自动申请告老还乡。
毕竟自己的存在对皇帝来说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但不懂事的臣子反而会对皇帝诸多要求,一旦皇帝提出异议,有些功臣甚至会反复提起曾经跟皇帝出生入死的日子,长时间下来就会引起皇帝的反感。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开国功臣的危险性无疑要比一般的臣子更高,他们掌握关于帝皇的秘密太多了,在帝皇还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存在就有价值。
当帝皇不再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存在就是障碍,从古至今,无论身处任何位置,都要摆清楚自己定位,不要越线,在适当的时候就要选择功成身退,给彼此都留下最好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