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不过三,过三必有殃”,是什么意思?病毒之外的影响更大

当前位置:看文网 > 历史解密 > 中国古代史 > 发布时间:2022-11-30 18:33 来源:未知 点击: 手机阅读
    “一切都将逝去,只有死神永生。”
 
    这是三体里的一句话,而人生也真的是这样,生老病死是人生在世无法逃脱的必经过程。
 
    生无法决定,死又充满未知,从年轻到年老,时光之轮从不为任何人停转,唯有这“病”宛若可控,却是真正的来去无常。
瘟疫
    近几年,随着疫情的蔓延,人们仿佛已经到了一个提“疫”色变的程度,病毒常有,但像这种蔓延至全人类的属实不常有,也难怪人人心惊。
 
    可说到底,有病就治,病毒在可怕,还有医学来治它。
 
    而我们真正害怕的其实不是“疫”本身,而是伴随疫情而来的种种状况。
 
    之所以会怕,在我们古代,智慧的祖先早就对此做出了总结,就是那句俗语“大疫不过三,过三必有殃”,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又有着怎样的道理呢?
 
    威胁生命的瘟疫
 
    这句俗语中提到的这个“疫”,自然不是我们现在所经历的新冠疫情,也不是埃博拉等现代我们更为熟知的病毒。
 
    这个“疫”指的是自遥远的古代,便困扰着人们的“瘟疫”。
 
    所谓瘟疫,并不是特指某一种病,而是在曾经给人们带来苦难的天花,霍乱,鼠疫等病患的统称。
 
    古代因为医学发展有限,人们对于很多疾病都显得束手无策,就连今天在我们看来,并不是什么大事的流感,在古代都有可能要了人们的命。
 
    在我们今天看到的不少古装剧中都会提起一种叫做“风寒”的病,当有人得了风寒,或者是可能感染上风寒的时候,人们都会表现出一种严阵以待的架势来。
 
    并不是当时的人们夸张,而是在古代,风寒真的是一种很严重的病。
 
    张仲景曾在《伤寒杂病论》中便有说过,因病死亡者,伤寒十具其七,可见伤寒的威力。
 
    之所以提起这些病便会想到瘟疫,除了它们本身就难以治疗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特点,便是它们会传播,并且可以大范围传播。
 
    如果一个人生病,受影响的无非是他自己,或是加上他的家人。但如若传染,病情发生扩散,那么影响的范围病就大了。
 
    有记载,在隋朝时期,岭南曾有一种病,“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这便是瘟疫蔓延之后带来的严重后果。
 
    这只是短时间内的,传染的范围还比较小,一旦这样的瘟疫还在蔓延,长时间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病情肆虐,那怎能不让人心惊呢。
 
    为什么瘟疫这个名字它的时效性可以有这么长,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因为病毒也是会变的,当病毒变异之后,再用原来的老办法自然是治不好的。
 
    可是古代哪知道和这个道理呢,于是,从先秦,到清朝,人们一直为疫病所困。
 
    清朝时期的病症,与隋朝时期的很是相像,“一人得病,传染一家,轻者十生八九,重者十存一二”。
 
    可见对于瘟疫,还是没能找到更加有效的医治方式。
 
    但是在这几千年的病情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瘟疫,却找到了一些规律,就是这疫情,千万不能让它长久蔓延,
 
    就算最初没能得到有效控制,最慢也要在三年之内控制住,要不然必然会带来更大的灾祸。
 
    也就是俗语中说的,“大疫不过三,过三必有殃”。
 
    为何“不过三”
 
    俗语中说的“三”自然不是三中病,也不是三个人,而是三年,指的是时间上的一个期限。
 
    为什么给疫病的发生、发展与消亡制定了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呢,其实也是有依据的。
 
    先不提更远的古代,就拿我国20世纪在北方偏远城镇来说,那里曾经泛滥过一种名叫“克山病”的病毒,它的到来与蔓延,给当地几乎带来了绝户性的打击,而医生们却一时束手无策。
 
    可是这种克山病却在蔓延了一段时间后停了下来。渐渐地无人染病。这病情的发展便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在古代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虽然疫病的种类不同,但是相同的是,有的病渐渐的便自己好了,不再侵袭人类。
 
    但这其实大多数情况都是因为病毒失去了更好的载体。曾经的发展落后,古代人们对于病理知识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人们对于病毒的恐慌又是根深蒂固的。
 
    一时间有地方开始蔓延疫病,那么有条件有能力的人一定会在第一时间选择逃离保命,哪怕是要背井离乡也毫不犹豫,毕竟还时或者要紧。
 
    加上有的病毒对于地理环境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于是传播链断了之后,有没有更适合的地域,自然而然的便消亡了。
 
    可有的病毒却传播能力极强,不受人数与地域的影响,于是传播并不会被打断,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受影响。
 
    而那时还有很多的贫苦百姓们眼看着自己的亲人病魔缠身,却无力医治,而且自己的田地,家业都在这里,也根本无法狠心离去。
 
    就算短时间内没有染病,时间长了,自身的那点抵抗能力也会被消耗殆尽,然后被病魔缠身,等待死亡降临。
 
    病魔人传人,十传到百,再传到整个村落,当病情一直随着时间蔓延,如果真的在三年之内都没有控制住,那后果将不再局限于整个村庄,简直不堪设想。
 
    小则殃及家人
 
    殃,咎也,意为祸,也是损害,是如漩涡一样难以摆脱的灾难。在疫病长久不消之后,给人们的生活就必然会带来灾祸。
 
    古时候贫富差距很大,所谓权贵,是真的又有权又富贵,更别提封建时期的皇亲国戚们了。
 
    清末流传出来的照片中,紫禁城外市井中的百姓们穿的都是粗布衣衫,有的甚至受骨嶙峋还在摆摊。
 
    卖菜,卖艺的,拉车的,都在辛苦的讨生活,但生活条件依旧艰苦,维持的也只不过是生下来活下去罢了。
 
    一旦患病,治病买药的钱就够他们家底掏光了。
 
    而紫进城内,则是另一番景象,以慈禧为首的那群皇家人锦衣玉食,十指不沾阳春水,不知苦寒为何物。
 
    这样的差距所带来的不只是生活条件的不同,还有就医条件的差距。
 
    古时,举国上下最好的大夫大多被请进了宫中,成为主子们的私人御用。而民间的大夫医术虽也有精湛的,但说到底还是差了那么一些。
 
    当疫病到来的时候,贫苦的普通大众是最无力的,受影响最深的也是他们。
 
    疫病的传播离得近的家人自然是最先被传染的,病毒也会先挑软柿子捏,家中的妇女,小孩,老人一般是最先染病的那群人,好在家中还有男人可以维持生计,照顾家人,赚钱的同时也能买药救人。
 
    可这并不是长求之计,一是时间长久,如之前所说的三年疫病未消,什么样的人家才能挨过这么长的折磨。
 
    在此期间,为患病的人眼看着亲人离去,却什么也做不了,就这样,多少个家庭破碎了,多少人就此离去,不再有人记得。
 
    那样的打击与心痛,没有经历过的人根本无法理解,更无法感同身受,于是便有人从此一蹶不振,再无生气,如同行尸走肉般的活着。
 
    再者,有的人幸运地在经历了疫病的折磨之后,却康复地活了下来。
 
    但大病过后,怎会毫无痕迹,身体也必然会有所伤损,变得不如从前,只是为了继续活下去,在病好之后便又得卖力干活,哪有时间调理身体?
 
    再加上之前为了治病,必然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又有何能力调理身体呢。
 
    甚至还有人当时为了躲避疫病远走他乡,但未曾想病情蔓延,竟然如此之广,终是未能躲过在异乡与病魔做斗争。
 
    又要为生计奔劳,却渐渐的从一家人变成孤身一人,这样的日子怎能不称之为苦难呢。
 
    而这样的苦难的源头就是那场疫病,只因为没能控制住,便带来了这么许多的影响。
 
    也难怪老祖宗会说大疫过三必有殃,这不就是吗?
 
    可我们所说的这么多,却只是对于普通百姓人家来讲的,但若放眼大局,当疫病的后遗症殃及全国,那才是对国家最大的考验。
 
    大则殃及全国
 
    国家,便是先有国才有家,可国,却也是一个个小家组成的。国与家,就如同拼图,有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家这样的碎片,组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国。
 
    可当疫病毁掉无数个家庭,让无数人失去性命,这国自然便受到了影响。这种影响我们这几年已经亲身经历过了。
 
    在我国古代,先祖们也曾经历过大疫,也曾有过类似的苦难。
 
    当疫病在城镇之间蔓延,人们最常见的便是想方设法地逃离,可如果一个身染疾病的人,选择逃离疫区,那他无疑就是行走的病毒,原本安然无事的地方也会变的危机四伏。
 
    但还有一种情况便是一个表面看似健康的人,身体里却悄然地携带着病毒,然后病毒就这样传播开来。
 
    这并不怪他们,因为那时对于疫病,如何有效控制疫病的传播,还没有一个果断有效的方法,人们更没有清楚地认知。
 
    就这样,疾病从一个小地方蔓延至全国。
 
    剧照
 
    当这样的局面已然形成,就得国家出面治病救人,稳定民心。
 
    古时的医疗本就没有什么保障措施,而染病无力医治的人大多又是贫苦百姓,金钱自然得国家来出。
 
    如若赶上是丰年,国家太平,国库充足,这钱国家出得起。也还有心有力去安民医民。
 
    可若不巧,赶上了国家动荡,正在内忧外患的危急之下,哪有余力去治病救人呢。就连皇亲国戚都自身难保,又有谁会注意到百姓的健康与否。
 
    明末山西鼠疫
 
    当年明朝末期,鼠疫蔓延从山西到华北,蔓延地域之广,伤及百姓之多,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治理。
 
    等后来传到北京之时,更是已经无力回天。
 
    京城之内遍地哀嚎,死伤者不及其数,整个京城被疫病笼罩,等到李自成攻进来的时候,那还有需要什么恶战与对抗,轻松便拿下了。
 
    如果当年疫病没有如此在大明蔓延开来,后来的历史怕是会是另一番样子,最起码城破之时不会那么轻松。
 
    本来是个体的发病,到后来殃及无数人,殃及全国,给国家带来的便是国库的消耗。
 
    从金钱到粮食,一个都落不下,这还得是统治者方法得当才有的结果,但凡方法不当或迟迟没有任何进展,大疫之后必有大乱。
 
    自古以来,各种起义不都是因为统治者的无能,才有的反抗行为吗?
 
    处理不好举国上下都人心惶惶的大疫,这样的统治者又怎能服众,此时疫病之后的暴乱便会是一个必然的事件。届时再去镇压,就不是一件易事了。
 
    其实这样的灾祸不只是在我国范围内有过。在世界上的许多个国家,曾经对于疫病的爆发都显得脆弱不已,都遭受过或大或小的打击。
 
    16世纪阿兹特克帝国便因为天花,霍乱等疫病的爆发,无力医治无法控制,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14世纪在欧洲蔓延的瘟疫,那一场令几千万人丧命的黑死病,哪怕过去了几百年,再次提起的时候,依然会想到那时的欧洲宛如一个可怕的地狱。
 
    可见,疫病给人们带来的阴影是有多么的大,不止危机自身,还会令国家消亡。
 
    时至今日,大大小小的疫病依旧时有发生,病毒不可能完全被消灭。
 
    但是,在医学的不断发展下,在人们对疾病预防已经有了了解之后,对于疾病,我们已经不会如从前那般慌乱。
 
    虽然眼下我们依旧被疫情所困扰,但是该如何防护保护自己却已经做到心中有数,再不会出现像曾经那样任疫情传播的情况。
 
    我们的国家对于该如何治疗如何控制,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即便是城市静默以待,略显冷清,那也是春暖花开前的短暂清凉,人声鼎沸,车水马龙那样的国泰民安终会再回来。

热门话题

综合推荐文章

综合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