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40年,二婚妻子死后,曹禺拒绝与原配复合,各自老去才感内疚

当前位置:看文网 > 人物 > 历史人物 > 发布时间:2022-11-16 18:45 来源:未知 点击: 手机阅读
    巴尔扎克在《妙语录》中写过这样一句话:“男子的才对于德而言,就和美貌之于女子差不多:能给人以希望。”
 
    曹禺就拥有这样的才情。他一生娶了三位夫人,每一个都对他深情专一、念念不忘。可才子多情,“多情尽处是无情”。
 
    所遇佳人,不过是一场灵感邂逅,世俗的尺是无法丈量恣意的内心的。
曹禺
    但难得的是,曹禺在这三段婚姻中也有遗憾。
 
    一眼万年,再难思迁
 
    二十世纪初,各方势力不断拉扯,曹禺就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出生了。他本名万家宝,“曹禺”这个笔名是“万”字的繁体拆解而成。
 
    在幼时,他经常随继母去观看各种戏剧形式的演出,中国传统戏剧的种子就这样被悄然无声地埋在了心底。
 
    待到稍大一些,曹禺被送入南开中学读书。开放自由的校园环境让他开始有机会接触并尝试戏剧,从写一幕幕的故事到换装登台演出,曹禺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无论是跌宕起伏的文学创作还是舞台上迸发的激情都令他痴迷。就这样,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了西洋文学专业进入清华大学学习。
 
    在此期间他有机会拜读了大量的经典名著,体类庞杂,体量巨大。这些,为他后来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3年,他开始创作那部令他名声大噪的《雷雨》,也正是那段时间,事业与爱情在他身上花开并蒂。
 
    两年前,曹禺与他第一任妻子郑秀初次见面。那时候,正是曹禺主演的《娜拉》在清华大礼堂公开演出的时候,还是高中生的郑秀就坐在台下。
 
    因为身材瘦小,曹禺主演的是剧中的女主角,但他谙练的演技丝毫不见破绽。
 
    演出结束,郑秀被好友拉到幕后,正巧碰到了卸妆休息的曹禺,她惊讶于他的演技,而他惊艳于她的嬛丽。那一次见面,冥冥注定般拉进了他们的距离。
 
    第二年,郑秀考进了清华大学的法律系,或许她已经忘记了那个令她惊讶不已的少年,但少年的心却遗留在了她这里。
 
    曹禺得知郑秀成为了同校学妹后,激动不已,但他很清楚“知好色,则慕少艾”的道理。要如何接近郑秀,成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冬去春来,清华话剧社又要开始排演话剧,剧目正好是曹禺翻译、导演的英国话剧《罪》。
 
    他灵机一动,利用职务之便,邀请郑秀出演该剧女主角汪达,而他则出演男主角拉里。出于对戏剧的好奇,郑秀果真应邀答允。
 
    温存犹昔,不见昔人
 
    随着演出的轰动,曹禺对郑秀的追求也正式开始。
 
    为演出效果达到最好,他们每次都会排练到夜幕降临,曹禺便借机送郑秀回去,一路上总能听到他们的笑声。
 
    可即便如此,郑秀也没有当曹禺是心上人,理智清醒的少女仰慕的是更加冷静睿智的少年,况且正值妙龄的郑秀本身就不乏爱慕者。
 
    可不久之后发生的一件事,让郑秀开始正视这个坚持不懈的少年。
 
    就在《罪》的公演结束没多久,曹禺的同学急匆匆地找上郑秀,“郑秀,你快去看看家宝吧!我刚在来的路上,成己结结巴巴告诉我,家宝想你都想出病来了。好几个晚上,一个人躺在床上直流眼泪。”
 
    出于担心,郑秀当天就去了曹禺的宿舍。几天不见心上人的曹禺看到郑秀,像水汪里的鱼儿看到了河泽,将压抑许久的思慕之情一股脑地倾吐出来。
 
    听着曹禺真挚悲伤的告白,郑秀既同情又动容,在来势汹汹的攻势之下,终于答应与其交往。
 
    自此之后,两人常常粘在一处。1933年的暑假,本想回家看望亲人的郑秀被曹禺拦下,他希望郑秀可以在这个暑假陪伴他,一起在学校搞创作。
 
    于是,在郑秀的陪伴下,一部伟大的作品开始酝酿、萌发。
 
    他们在清华的图书馆相对而坐,他向她讲述人物命运,她为他誊写故事手稿。那个夏天,郑秀成为了曹禺作品的第一个读者,见证了一部伟大剧作的诞生。
 
    《雷雨》虽然是曹禺的处女作,但这部作品,却标志着中国戏剧从稚嫩走向成熟,曹禺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可以说《雷雨》的问世,让曹禺在中国戏剧文学领域站稳了脚跟。
 
    三年后,研究生毕业的曹禺经友人引荐,进入中国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教,郑秀也放弃学业随之而来,在南京的审计局做起了职员。
 
    同年11月,二人终于明确心意,在南京举行了订婚仪式。因为曹禺的名气,不少文化界的名人都来参与见证了他们的幸福。
 
    第二年,他们就在家里的催促下于长沙举办了婚礼。可幸福安稳的日子很快就被战争夺走。
 
    7月,抗日战争爆发,曹禺任教的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也受到影响,为躲避日军轰炸,不得不迁址长沙。可在长沙也没安稳多久,又迁到了重庆。
 
    长期流所,学校师生的数量早不如从前。曹禺临危受命,被委任为教务主任,组织学校的教学活动进入正规。
 
    被事业牵住脚步的曹禺忽略了自己的新妇,郑秀随夫辗转的经历,让她更加怀念在南京时的安逸。
 
    被战争所累,他们的婚礼也是事急从简,可天生浪漫的少女还在幻想着一场盛大的婚礼。
 
    1939年,日军的战机飞掠过重庆的天空,为躲避轰炸,他们再一次启程搬迁。这一次的搬迁让二人的情感裂痕渐渐显现。
 
    搬离城市的郑秀无法适应小镇的单调生活,又加上丈夫的奔忙,无暇顾及自己。她只能闲来无事找上几个太太一同打打麻将,聊聊八卦。
 
    为和丈夫有更多接触的机会,郑秀也总会拉着稍闲下来的曹禺一起打麻将,曹禺不会,她还耐心教授。
 
    可曹禺对这种消遣方式并不感兴趣,这难得的休息时间就这样被消磨掉了。时间一久,男人在女人身上的依恋就变成了厌烦。
 
    灯火阑珊,已非昔人
 
    就在这时,命运让他遇上了他的“愫芳”。
 
    她是曹禺学生的姐姐,名叫方瑞,因想要补习英语而被介绍给曹禺。
 
    在第一次见面时,曹禺就被她周身的气韵迷住了,她安静、温婉,柔和似月光,静雅似微风。她与郑秀完全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
 
    这样的对比让曹禺更加烦闷,在日复一日的烦闷中,他的精神终于出轨了。
 
    那天,曹禺像往常一样拆开方瑞的信件,却不想被郑秀抓了个正着。她看见了里面的内容,一时间怒火中烧,大家闺秀的风范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可此时的曹禺并没有认错改正的意思,他与她争强信件,甚至不惜一口吞掉那几页信纸。
 
    气急败坏的郑秀无法接受丈夫出轨的事实,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那个令她伤心羞耻的男人。
 
    曹禺虽然学贯中西、熟谙人心,却独独不了解这个爱他的女人,她不在乎他的错误,在乎的是他对她的心。她在等他把自己追回来,只要他道歉,他们还可以重新开始。
 
    可曹禺认为,他们之间再无可能了。于是她的离开,倒是促成了方瑞与曹禺的结合。
 
    1948年,郑秀任国民政府最高法院大法官的父亲郑烈,要举家撤台。
 
    本已决定离开这个伤心之地的郑秀在飞机起飞的前一刻,拉着一双女儿下来了。任凭父亲如何呼唤,她还是放不下那个深爱的男人。但不想这一次也是她最后一次与父亲离别。
 
    新中国成立后,新《婚姻法》颁布,曹禺与方瑞的爱情并不受法律认可,因为此时的郑秀还未与曹禺离婚。
 
    1950年,在好友的劝说下,郑秀同意放开这个她钟爱一生的男人,“过去我爱曹禺,嫁给了他,现在我还是爱他。我同意离婚,因为我希望他幸福”。
 
    在离婚裁决书读完那一刻,郑秀悲痛欲绝,号啕大哭,她再也不是曹禺的妻子了,这个眼前的男人不再属于她了。
 
    她的悲痛让曹禺也落下泪来,曾经的风花雪月,被生活消磨吞噬,世间美好转头空,这样的结局谁又能料想?
 
    婚姻的结束并没有让郑秀放下这个心上之人,她的心还是被他牵扯,为他担忧。怕他吃不惯当地菜,特意烧了家乡菜让女儿送过去;为了不让他受连累,将那些她视若珍宝的情书悉数烧毁。
 
    而与方瑞进入一段新婚姻的曹禺又如何呢?
 
    他们一起经历了十年的婚外情,可进入婚姻后,在一起的时间也只有23年。
 
    婚后的方瑞因长时间的惊吓过度而经常失眠,甚至有时还会精神恍惚。为了能够安然入睡,安眠药成为必不可少的宝贝。可就在1974年的一天,方瑞因食入大量安眠药而永辞人世。
 
    方瑞的离世让郑秀似乎看到了希望,可她并不清楚,天造的艺术是不会重复的。失去伴侣的曹禺很快又进入了一段新的婚姻。
 
    再遇佳人,深陷其中
 
    1979年,曹禺与京剧演员李玉茹结婚。
 
    李玉茹虽无显赫出身,但她很早就名动京城,先是在1932年考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学习青衣、花旦、刀马旦,后师从多位大家,其中就包括梅兰芳、程砚秋等。
 
    她还在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四块玉”中与侯玉兰、白玉薇、李玉枝并绝。
 
    李玉茹不似郑秀这般依偎丈夫,她的演绎事业让她的名字广为人知。早年多次登台演出的经历,也让她结识了不少业界名人,与曹禺的相识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的。
 
    《雷雨》《北京人》《原野》……这些故事情节李玉茹都非常熟悉。
 
    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经历让身处俗世的她找到了慰籍。她感慨于书中的残酷现实,感叹于书中的人生哲理。
 
    渐渐的,书中的故事不能满足那颗求知的心了,经人介绍,她终于见到了这些伟大作品背后的执笔人。
 
    她向他请教,和他讨论,与他的妻子方瑞也非常亲和。
 
    就这样,在曹禺的引领下,李玉茹开始接触文学的世界,这为她之后的艺术创作打开了新的窗户。
 
    经过她自己多年的积淀与努力,她也真正成为了曹禺早先所说的艺术家。她进入了国家剧团,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赞誉,开启了艺术事业的黄金期。
 
    1974年,她接到噩耗,动身去探望这位阔别已久的恩师益友。就是这一次的旅程让她留在了曹禺身边。
 
    方瑞离世时,曹禺也因病住院了。妻子已逝,子女皆忙,病床上的曹禺显得孤苦无依,这让赶来看望的李玉茹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决定留下来照顾他,这一照顾就照顾了17年。
 
    他们的婚姻可以说是曹禺三段婚姻中最美好的。
 
    没有了事业牵绊,没有了志趣相左,晚年的闲适让二人得以相濡以沫。即便偶尔的公事也未影响到这份安稳的感情。
 
    虽然朱颜已逝,绿发难生,但这再次焕发的春天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了婚姻的幸福与快乐。
 
    可郑秀的生活却不似这般欢愉。曹禺住院时,郑秀也因体衰多病住院了,多年忧心再加上年老体衰,郑秀的身体已经无法痊愈。
 
    1989年8月,郑秀与世长辞。
 
    她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再见曹禺一面,可造化弄人,那时的曹禺因病无法探望她。
 
    这个痴情一生的女子在弥留之际还在喊着“家宝!家宝啊!”
 
    而那个她念念不忘的男人,在她葬礼时也未曾露面,只将花篮送上,寄信一封:“想起这些,我非常愧疚。事已过去,无法补过,人事复杂,不能尽述。”
 
    一字一句,没有半点惜恋。
 
    一时夫妻,一世夫妻。郑秀虽是曹禺三个妻子中与他结婚时间最短的,但却不影响她的情至深、心赤诚。
 
    她一辈子都在这段婚姻中未得解放,遵守着那句“荣辱与共,生死相随”的誓言。
 
    我们都要为爱一个人承担责任,付出代价。而郑秀的代价就是她的一生。张爱玲说:“情到深处花靡尽”。靡途尽处,情意也难绝。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话题

综合推荐文章

综合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