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标志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结束。与此同时,这也预示着伪国民政府以及汉奸们末日的到来。曾经高高在上的汉奸首领们此刻意识到,他们绝无被原谅的可能,唯一的命运就是接受审判和制裁。
伪国民政府主席陈公博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汉奸。1944年,他的恩师汪精卫去世后,陈公博继承了他的“事业”,成为伪政权的掌门人。日本投降的那一刻,陈公博心知大势已去,他必须迅速采取措施,于是就开始联系各方势力为自己争取后路。
经过思虑,陈公博选择了隐居。之后他就发布宣言,解散了伪国民政府。与此同时,他开始联系日本方面,请求他们想办法帮助自己隐藏起来。依靠着伪政府与日方的关系,日本最终同意将陈公博送往他们仍占领的一处驻地。
为了掩人耳目,陈公博向外散布自己已经“自杀身亡”的消息。在日军的保护下,陈公博悄然踏上了隐居之旅。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隐居之路远非他想象的那么顺利。
原本陈公博订好的飞机航线因天气原因不得不改道,几经周折后,飞机只能带着陈公博直飞日本。由于行程临时改变,日本也没有提前做好安排。陈公博落地后,生活一落千丈,被日方安排在一处简陋的住处,度日如年。
然而事情很快就败露了。原来陈公博起飞前,日方驻汪政府的大使谷正之曾发密电报告了陈的行踪。这份密电被国军截获,于是陈公博的藏身之处无所遁形。最终在国军的压力下,日本还是将陈公博交了出来。
陈公博被押解回国,首先在南京关押了大半年。1946年,他在苏州的江苏高等法院受审,很快就以通敌叛国罪被判处死刑。判决书下达后,陈公博被押解到了苏州狮子口的江苏第三监狱,等待死刑的执行。
很快死刑执行令就送达了狱方。典狱长从办公桌抽屉中取出判决书和一瓶白酒,交给一名法警。他让法警直接将判决书拿给陈公博签字,然后把白酒也给他:“让陈公博喝掉这瓶酒,可以减轻行刑前的恐惧和痛苦。”
法警按吩咐去做。当他将判决书递到陈公博面前时,陈公博立刻明白了这意味着什么。他浑身一颤,悲痛地叹了一声“完了”,然后在判决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对于法警递来的白酒,他仅是摇了摇手表示“不必”便推辞了。
接着陈公博穿着囚服,双手反绑着被押解到了案前。四周警卫森严的场景让陈公博意识到死期将至,他不禁哆嗦着问检察官:“是要立即执行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陈公博瘫软在地,哀求道:“请让我回监狱整理一下衣冠,并与陈璧君与褚民谊告别可以吗?”检察官答应了他的请求。
陈公博回到牢房,换上了革面皮鞋和蓝布长衫,一边梳理自己许久未打理的长发,一边自言自语道:“要是早知今天......昨天就应该好好地理一次发的。”
接着他来到了陈璧君的牢房。陈璧君是汪精卫的夫人,与陈公博关系密切。见到突然出现的陈公博,陈璧君感到十分惊讶。当听说陈公博就要被执行时,她失声痛哭。最后两人握手告别,陈公博说:“我要先去汪先生那里了。”
之后陈公博又去了褚民谊的监牢。褚民谊是陈公博的心腹,后来被其排挤。得知陈公博来意后,褚民谊默然无语,与之简单握手后便低头继续手头的工作——他正在准备牢房里的牛皮纸。也许是知道自己也快要面临同样的命运,褚民谊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再次回到法庭,陈公博经历了最后的审判程序。在询问完本人信息后,检察官宣读了他的罪行,告知他死刑即将执行。
临行前,陈公博还恳求负责枪决他的法警:“请你打得好一些,不要太破相。”在场的其他法警也纷纷表示,执行者的枪法非常准,陈公博可以放心。
说完这番话,陈公博强作镇定,向在场的检察官们一一握手告别,仿佛他们还会再见一般。检察官们也忘记了自己身份,争相与这个罪大恶极的汉奸握手。
两名法警将陈公博押解到了监狱后的一处空地。陈公博还来不及站定,就问道:“我站在哪里呢?”话音未落,法警已瞄准后脑开枪。子弹从后脑穿入,前额穿出,陈公博应声倒地,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法医进行了简单的确认,宣布陈公博已经毙命。一个曾经风光无限、权倾一时的大汉奸,就这样在历史的审判下迎来了血的终结。消息很快传开,记者与民众蜂拥而至,围观这个已经失去生命迹象的尸体,成为了当日苏州一处熙熙攘攘的景象。
事实证明,正义虽迟但到。生前作恶多端的陈公博,终究逃不过天理的制裁。他的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历经数次大起大落,最终却因为叛国投敌而身败名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