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化橘红

当前位置:看文网 > 知识大全 > 发布时间:2023-08-15 09:53 来源:未知 点击: 手机阅读
    几树玲珑透夕阳,微风拂拭烂生光。
 
    珠崖翡翠今无用,驿使争传橘柚香。
 
    1.化橘红从哪里来?
 
    化橘红,又称化州柚,是茂名化州市的道地中药材,也是老百姓作为传统食材的珍品,食用时直接开水冲泡或与茶同泡。
化橘红
    与取材于橘的橘红不同,化橘红取材于芸香科植物化州柚,取其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人们习惯将“化橘红”中药材及其原料植物统称为化橘红。
 
    化橘红每年三月开花,农历五月初开始采摘果实直径达10厘米左右的青熟果。炮制遵循古法,工序讲究,分修制(纯净、切制)、水制(洗、漂)、火制(晒、烘)等,坊间有“炮制不严而药性不准”之说。
 
    化橘红性温,味苦辛,入肺、胃两经,具有化痰、理气、健脾、消食、燥湿、醒酒、消油腻、宽中、解蟹毒等功效。
 
    除了药用有效成分柚皮苷外,化橘红还含有总黄酮、野漆树苷、挥发油等多种有效成分,不但为单味治咳的良药,还可作为众多中成药的上佳原料。
 
    化橘红生长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化州市东北有云开山脉作屏障,南临南海,中有滔滔罗江、鉴江贯穿南北,有效地调节着全市的气候。土质为亚热带山地砖红壤,土壤pH值在5.5~6.5之间,富含礞石和锰、镁、铁、锑等微量元素,中医认为礞石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化州县志》(1996年版)记载:“旧州志云:‘化州城内宝山及署内有礞石土质,礞石能化痰,橘红得礞石之气,故化痰力更胜’。”
 
    化州因盛产化橘红而有“橘州”“橘乡”“橘城”之美称。化橘红中药文化以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域特性和广泛影响成为化州传统文化重要象征和标志。
 
    方志中的化橘红
 
    茂名化州市是“中国化橘红之乡”,《清光绪化州志·序》记载了“世传仙人罗辩化龙种橘二事”,这两个故事相传已经流传千载。
 
    化橘红入药相传始于南朝。明清时期,化橘红被朝廷列为贡品、御用药物。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载:“橘红佳品,其瓤内有红白之分,利气、化痰、止咳,功效倍于它药……其功效愈陈愈良。”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版《广东通志》“物产”药之属中收录化橘红,并视其为粤中“灵奇珍异”。清《本草纲目拾遗》载:“橘红治痰症如神,消油腻、谷积食、醒酒宽中、解蟹毒。”《清光绪化州志》记载:“化州橘红治痰症如神,每片真者可值一金,每年结实,循例报明上官,至期采摘批制,即官斯土者亦不易得。”不论官宦、商贾、文人学士,凡入州地者,无不以获得一两颗化橘红为幸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载:化橘红辛、苦、温,归肺、脾经,具散寒、燥湿、利气、消痰功能,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从古至今,化州人以种橘、制橘为业,化橘红已成为化州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植、药用价值在化州周边地区广泛流传,特别是“罗仙植橘”“范公识橘”和“州官治咳”的传说更为其增添了不少神奇色彩。
 
    明清以来,心灵手巧的化州人将化橘红与雕刻艺术联系起来,衍生出了一系列化橘红工艺品。清末,化橘红工艺品参加法国巴黎工艺品展览获得银奖,之后化州橘雕百花齐放,有藏珠盒、烟盒、药瓶、茶罐、橘念珠、烟斗等,其图案精美、手工精细,成为文人墨客案头珍品。
 
    2012年化橘红中药文化被批准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化橘红被列入《美国药典》。2015年化橘红成功注册“化橘红”“化州橘红”两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6年化橘红入选广东省八大南药保护品种之首,2020年化橘红入选抗击新冠肺炎中药组方,2020年化橘红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产品第二批保护名录,2022年化橘红荣获首批“粤地优品—广东高品质地理标志”称号。
 
    截至2021年,化州市化橘红种植面积达11.3万亩,年产鲜果5万吨,干果9000吨,千亩以上的化橘红种植基地有10多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86家,有加工化橘红产品的大小企业165家,销售流通企业360多家,取得专利技术30多项,年加工能力达5万吨。以化橘红为原料研发的产品已有上百种,化橘红产品系列品种50多个,产品系列涵括药品、饮料、饮片、保健、香料、工艺品等多个领域,全产业链年产值超50亿元。
 
    目前,化州市正在创建化橘红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化橘红药食同源目录、化橘红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加快化橘红标准体系、化橘红可溯源体系建设。化州市拟建设占地面积1000多亩的化橘红文化公园和展示展览中心,打造化橘红产业集聚基地和全球化橘红产业中心。计划到2025年底,化橘红全产业链全面提升,化州市化橘红产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话题

综合推荐文章

综合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