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列车》这部纪录片拍摄有什么意义?纪录片在哪些方面推广?

当前位置:看文网 > 艺术娱乐 > 影视 > 发布时间:2023-07-03 16:18 来源:未知 点击: 手机阅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全球化大背景下世界舞台上的文化融合与文化竞争愈演愈烈。纪录片作为一种极具震撼力的视听艺术,是具有先天优势的文化载体。
 
  纪录片的生产和输出成为了各国争妍斗丽的文化产业中分外抢眼的一抹亮色。一方面,它是立体文献,刻画时代影像,保存群体记忆,留下了一份份生动翔实的历史档案。
归途列车
  另一方面,它是电影艺术,“将现实的片段组成有意义的震撼”,“创造了一场场色香味俱全的视听盛宴。
 
  从“推广”的实践意义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对实践也具有反作用。
 
  《归途列车》采用国际化的制片模式,在重视中国文化特色的同时,对国际市场发行和市场化程度也有充分的考量,在融资和拍摄之初就定下了“电影节-院线”的传播模式。
 
  以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作为“首秀”,继而周游数十个电影节,斩获六十余个奖项,以电影节为突破口,既得到了影片质量的肯定又提升了影片的知名度在各大电影节上屡获佳绩的同时,借势推进艺术院线。
 
  2009 年登陆加拿大院线获近 11 万美元票房,2010 年美国公映获 288328 美金票房,2011 年新西兰公映获 21389 美金票房(数据来源美国 Box Ofice 网站),在商业大片环伺的国际院线中,一部中国题材的纪录电影收获如此票房成绩实属史无前例。
 
  2011 年夏,《归途列车》一刀未剪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颁发的公映许可证后以“一城映”的方式小范围登陆国内院线,至2012 年,在国内院线公映累计 98 场,3439人次在电影院看到这部纪录片,票房总计 98421 元人民币。
 
  两年间的票房收益并不突出,但场均 35 人的上座率已经超过某些商业大片;值得一提的是,该片首次实现了国内纪录片影院公映与网络观看同步推进。
 
  在国内院线发行同时还进行了互联网渠道的音像销售,和“爱奇艺”视频签下独家网络播映权,提供正版片源并与“一城一映”活动同步上线点播。
 
  作为一部采用国际标准制片模式的纪录电影,《归途列车》吸收外资,在制作上由中国人担纲创作团队进行拍摄,在发行和放映上走出了一条独立纪录片从海外回归国内,从电影节走向商业院线的新路线。
 
  这促使其在艺术价值得到保证的同时,在商业价值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的。
 
  目前,不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院线中国题材纪录片都极为稀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纪录片这一艺术形式的商业化生存困境待突围,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题材在国际市场中因缺乏文化特色而难觅一席之地。
 
  其实,纪录片的市场潜力很大,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国际市场潜力也是蔚为可观的。纪录片早已不再是“阳春白雪”式的艺术,已经慢慢成为一种可被大众消费的文化商品。
 
  纪录电影《寻找小糖人》、《迈克尔·杰克:就是这样》《帝企鹅日记》等在院线市场的高票房足以说明受众对于制作精良纪录片的认可与青睐。
 
  而中国题材的影片能否改变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文化贴现”现象,真正成为被国际市场所接受的跨文化消费产品和跨文化交流的影像使者,选题上抓住国际关注的中国热点、形式上运用与国际接轨的表达手法、内容上保持本土文化特色缺一不可。
 
  中国题材纪录片要想创造国际和国内双重市场空间,改变“叫好不叫座”的局面,做到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究其根源,还是应当立足于纪录片创作手法上的打磨和锤炼。
 
  本片作为一部中国社会现实为题材的纪录片,运用流畅、精妙而又独具特色的手法体现了对社会生活的深入观察和对现实的反思,在纪实性、艺术性、人文关怀和社会深度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不论是题材选择还是叙事手法镜头语言等都为后来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思路,这也是本影片分析的实际意义所在。
 
  关于纪录片的研究大致可以归为两个方向:一种是以纪录片的创作实践为主包括选题策划、采访解说、摄影造型、剪辑合成等技术手段。
 
  甚至包括播映发行、资金筹募等制片范畴的工作;另一种是把纪录片当作一种文化现象加以研究,主要包括纪录片的发展史、风格、流派、美学和理论等。
 
  本文作为纪录电影《归途列车》的影片分析-一立足于作品的叙事、影像与声音等基本要素运用影片分析工具对《归途列车》这部纪录电影进行分析。
 
  倾向于创作实践方向而非史学或者理论方向,故本部分将从间接研究和直接研究,即对纪录片创作的研究和对纪录电影《归途列车》的研究两个方向进行文献梳理。
 
  总体而言,大部分著作都将纪录片的创作按照基本要素分类并进行探讨。钟大年的《纪录片创作论纲》将纪录片创作分为纪实论、艺术特征论、创作观念论视觉表意论、剪辑风格论、创作构思论、结构论和声画关系论八个方向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朱景和的《纪录片创作》先对纪录片的范畴与属性、学派及创作方法演变、艺术特性和审美特性进行一个总括性的阐释。
 
  再将纪录片创作分为前期创作、后期创作两大部分,前期创作从选题策划、采访与拍摄、摄影造型、采访与录音四个层面进行解说;后期创作则从影片剪辑、访谈、现场声和模拟声剪辑解说词创作、音乐创作和后期合成创作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石屹的《纪录片创作论》先对纪录片创作的基本要素,包括创作题材、创作环境、创作主体和基本特性一一包括真实、客观记录、审美底线,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从第三章开始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既对中国纪录片创作的嬗变与发展进行了梳理,也对外国纪录片的风格与流派进行了概述,还对制片的实务运作和当前世界先进电视业和创作环境有所探讨。
 
  谭天、陈强的《纪录之门:纪录片创作理念与技能》在简要介绍了纪录片的本质属性、主要类型、中外纪录片发展史后,立足于创作实践。
 
  就纪录片的筹备、拍摄、叙事、编辑等环节进行了详尽的讲解,还就当代纪录片的创作、制播和运营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
 
  而聂欣如的《纪录片研究》所涉及的纪录片虽然更多的是文化和理论的研究,但在第四部分也详细讨论了纪录片构成的诸要素,从选题、采访、拍摄一直到叙事。
 
  囊括了纪录片构成的所有重要环节,但更多的是理论化而非具体操作,作者自己也称其是“纪录片的构成”而非“纪录片的制作”。
 
  除了相关蒂作外,关于纪录片创作研究的论文也可谓浩如烟海。笔者于 2016年9月,用关键词“纪录片创作”在知网(简称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简称 CAJD)进行检索,并将来源类别限制为 CSSCI,找到 1064 条结果。
 
  通过阅读学习发现,与面面俱到的大部头著作相比,论文更倾向于从纪录片创作的某个方面进行研究,虽然失之于全面,但这种微观视角的研究却能够更加深入,不乏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的新思路。
 
  国外学者对于纪录片创作的研究则更倾向于从某一门类进行深挖。OyinsanBunmi研究了口述类纪录片创作中的互文性表现和话语实践问题。
 
  研究了真实犯罪类纪录片,探究了其大受欢迎的原因;并提出他们作为系列电视纪录片或在播客和网络广播上播放后对实际案例的直接影响。
 
  从运动图像、蒙太奇和记忆的角度探索了批判性纪录片的实践发展,尤其着重探索了作为“电影档案馆”的纪录片在时间、记忆和运动图像上是如何处理爱尔兰身份的。
 
  从时间档案、国家语境、影片时间性、记忆和怀旧四个部分来探讨纪录片中爱尔兰民族认同的变迁。
 
  纪录片客观纪实的使命,认为部分战争类的宣传片不外乎追求两个目标:通过解构现实主义和技巧提供证据以一种看似“客观”的态度理性地讲述一个故事。
 
  他首先描述了纪录片的写实风格的特点,然后阐述了客观纪录片的概念并描述了它的视觉策略与叙事策略,最后分析了纪录片中时间性的操纵一一并将其定位为构建纪录片的客观性的一个最强大的视觉策略。
 
  在Narrative Strategies ofDocumenaryin NewMedia Era一文则立足于新媒体时代这一语境,开篇就将“纪录片”定位为一种源于生活、具有独特文学价值的艺术形式。
 
  明确提出其应该顺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调整传统叙事策略,发展创作理念,保持纪录片高端品格。
 
  指出结合新媒体特点新媒体时代的纪录片叙事策略主要有:个人叙事与碎片化叙事相结合,梳理故事背景和历史变迁,将艺术与现代视听语言相融合,强化技术美学效果,通过亲密情感建立心理认同。
 
  因为纪录片创作的研究不可胜数且方向和层面都较为多元,为免挂一漏万也为了和本影片分析的方向紧密勾连,现将相关文献分为选题、叙事、拍摄、剪辑四类进行综述。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话题

综合推荐文章

综合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