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坛画是一件放置在基督教教堂察坛后面的宗教题材的艺术品,它的形式有绘画,雕塑或浮雕等,“祭坛画”一词虽然最常用于单个或一系列艺术作品,如绘画或雕塑,但是这个词也可以用于祭坛后面的整个集合。祭坛画是基督教艺术特别是从中世纪晚期到反宗教改革时代最重要的产物之一。
祭坛画用来装饰高祭坛和侧边祭坛。高祭坛,支撑整个教堂的生存以及服务于弥撒,它经常配置着精心绘制的祭坛画。侧边察坛服务对象很小众,他们的祭坛画一般来源于私人捐献。对于信徒来说,这种祭坛用来做私人祷告比高祭坛更容易,因为高祭坛上的祭坛画通常被隐藏在幕布后面。
祭坛画的用途和制作方式因为没有由天主教会形成统一的制式,因此他们的外表可以有很大的区别。虽然有时在构成祭坛的元素和构成其他形式的装饰的元素之间的界限可能很模糊,但祭坛画仍然可以广泛地分为两种类型,reredos (壁龛)和retable(屏风)。
reredos (壁龛)由石头,木材,金属,象牙或材料的组合制成。图像可以被绘,雕刻,镀金,由马赛克组成嵌入用于雕像的壁龛形制。reredos,原来是在祭坛后面的装饰悬挂或屏幕,经常与祭坛的功能相关,该术语已成为祭坛的一个过时的替代品。
retable(屏风),放置在教堂的祭坛或圣餐桌之上或之后或之后的结构或元件。它可能是一个简单的架子后面的蜡烛,但它也可以是一个大型和复杂的结构,包含雕塑或绘画的可折叠物。
retable与 reredos不同,reredos 通常从祭坛后面的地平面升起,retable 较小,放置在祭坛本身或其后面的基座上。许多茶坛都有一个 reredos 和个 retable。
这种区别在一般使用中并不总是被支持,并且这些术语经常被混淆或用作同义词。在现代使用中,retable 或者 reredos 几乎被altarpiece 这样的词汇替代,因此察坛画涵盖了这两种类型。
屏风形式的祭坛画通常由两个或更多个单独的面板组成,它也可以被称为多联画,十三世纪是多联画的鼎盛时期,但在文艺复兴时期单板察坛画成为常态许多更小的私人祭坛,通常是便携式的,是供富有的个人在家里使用,通常作为折叠的双联画或三联画方便运输。在中世纪用象牙或者其他材质制成的双联或多联画非常受欢迎。
祭坛似乎在 11 世纪已经开始使用,可能有几个例外的更早的例子推动祭坛发展的原因目前没有 统一的意见。在察坛上或后面放置圣徒的装饰圣物的习惯,和在祭坛前面用雕塑或纺织品装饰的传统一样。
在 13世纪,意大利出现了板上祭坛画,在新兴的多联画中的雕刻元素经常从当代哥特式建筑中找寻灵感在意大利,他们仍然通常使用木材和油漆制作祭坛画,与此同时 北欧祭坛画通常由石头制成。
14 世纪初,在德国,荷兰,斯堪的纳维亚,波罗的海地区和东欧的天主教部分,出现了可折叠的祭坛画一个有翼的祭坛或翼状的可折叠的祭坛,在中欧常见。因为有翼的祭坛可以在平日,星期日或节假日显示不同的场景,根据装饰的主题和类型,它也被称为礼拜坛。祭坛画通常安装在祭坛上,但更常见的是它有一个雕刻。
通过将外板较接到中心板并在两侧上进行涂漆,可以通过打开或关闭翼来调节主体。因此图片可以根据礼拜的要求而改变。随着有翼祭坛画的出现,图像也发生了转变。祭坛画不再以一个圣徒为中心,而是开始描绘与基督教救赎概念 相联系的更为复杂的叙述。
随着中世纪的发展,祭坛开始更频繁地被委托。在北欧,最初的吕贝克和后来的安特卫普发展成为生产察坛画的中心,其作品出口到斯堪的纳维亚,西班牙和法国北部。到 15 世纪,除了教会,祭坛画还被个人家庭,公会和兄弟会所委托。
15世纪,在低地国家出现了早期尼德兰画此后板上绘画主宰了该地区的祭坛画。在德国,雕刻的木制察坛一般是首选,而在英国,石膏在很大程度上被使用。
在英格兰,以及在法国,石材都受欢迎。在意大利,石制品和木制多联画是常见的,有单独的画板,经常与复杂的框架的建筑组合。15世纪意大利察坛画的发展趋势是多联画被逐渐地放弃,单板察坛画取而代之。文艺复兴时期,独立的雕塑群体也开始作为察坛画的特色出现。
在欧洲北部,16世纪初 的新 教改革导致察坛数量的急剧下降,圣像破坏运动的爆发导致当地很多察坛画被损毁。16世纪中期甚至更早的时候布面绘画开始取代其他类型的察坛画。
中世纪是察坛画生产和使用的鼎盛时期,在今天虽然仍有一部分被保留但是大多数已经失去了。学者估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在第三帝国领土上有超过3000个祭坛:据计算,在 1520年,仅在奥地利蒂罗尔州的教堂中就约有2000个折叠察坛。
欧洲北部许多祭坛画在宗教改革期间(在欧洲北部)损毁,欧洲南部在 反宗教改期间 (在欧洲南部)被巴洛克祭坛画取代,或在启蒙运动时被丢弃,或在19世纪被新哥特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