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对你的相思和爱,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三秋”,在很多人认为就是妥妥的“三年”。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三秋,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时间指代。
字面理解,“三秋”就是三个秋天,也就是三年。三年,漫长的等待,对于纯粹的爱情而言,就是代表刻骨铭心的思念,并无其他。
如果你要是把“三秋”当成“三年”,就会贻笑大方。怎么回事呢?先看第一个例子:
《诗经·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三秋”出自《诗经》,这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上古时代的诸多歌谣,经过孔子精心整理,然后编撰而成。
为什么不是“三年”?这得从诗歌所描写的这种植物说起。
葛藤,一种蔓生植物,根部可以食用。《诗经》中说,一个姑娘在山中采葛,身边还有一位年轻的男子。不过几天之后,姑娘没有再见到他,于是心有思念,便想到了对方。男子也是如此,一日不见,便有三个月之久。
通过深入阅读不难发现,作者表达的是一种相思,思念就像度日如年,采用的是层层递进的手法,先是如隔三月,再是如隔三秋,最后才是如隔三年!
《采葛》中就运用了非常明显的回环往复、逐句递增的技巧,这是作者表达情感所采取的独特的抒情方式。虽然表面上说的是“一天”,但是在自己的心中却已经过去了“三月、三秋、三岁”,非常形象地刻画出了“思念让分分秒秒都变得漫长”,同时也让我们理解了“三秋”究竟是多久。
文中所述的“箫”,就是我们司空见惯的艾蒿,古人拿它来祭祀,它本身散发着一股独特的香味,要想得到它,必须按照时令的要求,到山上采摘。所以,这里的“三秋”很明显不是三年,而是指三个季节,即90天。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滕王阁序》
这里的三秋指的是秋天的第三个月,即九月。王融在《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中写道:“幸四境无虞,三秋式稔”,这里的三秋又是孟秋、仲秋、季秋的合称,指的是整个秋季。通过阅读古籍不难发现,我们所想象中的“三秋”跟平时所想象中的三年有很大的出入。
从时间单位来看,“三月”、“三秋”、“三岁”都是层层推进的。其中的“三月”和“三岁”意思都很明确,就是三个月和三年。
所以,综合来看,“三秋”准确来说是有一个时间跨度,是三月到3年之间。但如果把“三秋”理解为三个月,就与第一句语义重复了,若是把“三秋”理解为三年,那么最后一句就成了累赘之语。
基于此,专家觉得“三秋”其实是三个季度的意思,即九个月,恰好介于“三月”与“三年”之间。
古人在写作的时候,出于情绪、现实生活、仕途等因素的制约,可能给我的感觉是信手拈来,甚至是信马由缰,不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有作者本人才能准确说出“三秋”究竟指多久。
即便是今天发行的诸多版本的《词典》中,仍然对“三秋”有莫衷一是的解释。不过,从典故的出处来看,第三种解释,即“三秋”指九个月,最接近作者的解释。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语言文字所概述的物象博大精深,所要表达的内涵也是不尽相同,不过,唯一的落脚点就是方便大众的生活,让沟通变得便捷无障碍。
我们常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其实本身并非这么说的,本来的说法是“嫁乞随乞,嫁叟随叟”,还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则是由古语“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谐音演化而成。
这里突然想到一个典故: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这则故事与三国时期的大将吕蒙有关。
吕蒙是东吴大将,为江东立下赫赫战功。不过,虽然吕蒙尚武,文化水平却不高。赤壁之战后,有一次,东吴首领孙权看到他时,要他好好学习文化知识。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一介武夫,想要“丢盔卸甲”捧起书本何其难哉!他表面答应孙权,可是背地里依然“不学无术”。当孙权知道后,对其一顿批评指责:“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的意思很直白,即便你是一位战功卓著的将军,不过也要涉猎其他,尤其要多长见识,成为传道授业的学官,这样也好以身作则,带好手下兵。
最后吕蒙虚心接纳了孙权的建议,开始好好读书。
两年后,江东大儒鲁肃路过军营,跟吕蒙见了一面,结果发现他一改往日粗鲁的作风,对鲁肃温文尔雅,折让鲁肃觉得很吃惊,觉得曾经的粗鲁将军变得细腻起来。看到鲁肃的表情,吕蒙坦然说道:“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自此,诞生了一个著名的成语——“刮目相看”。
一个成语,一则典故,虽然我们平时张口就来,娓娓道来,不过它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事件经过,却是鲜为人知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同样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