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影视剧的镜头中,我们都会看到,一些大户人家的住宅门前,都会有威风凛凛的石狮子,作为镇宅守护的瑞兽。这些石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雕刻的也非常活灵活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一般石狮子的口中都会有一颗圆珠子,他正好含在狮子的口中,但是想要将它拿出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许多人因此感到奇怪,古代的匠人们又是如何将这个圆珠放进狮子嘴里的呢?
中华民族在家门前雕刻石狮子,作为镇宅守护之用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朝廷对于整个都城开始了规划,全面实行坊市制,当时各个坊间的大门,都会做成石制的牌坊。人们为了增加它的美观性,就在两扇石门上雕刻了各种瑞兽形象,其中就包括雄狮和麒麟等,意味着驱邪避祟,镇守一方平安,这是最早的石狮子原型。
后来随着历史的演变,后世的经济发展越来越繁荣,到了宋朝时期,坊市制度被完全废弃,人们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货品流通也更加自由。曾经的牌坊石门也逐渐的被人们拆除,原来保持石门稳固的夹柱石也没有了作用,就被心灵手巧的工匠们,重新雕刻成了威风凛凛的雄狮形象。
古人们将石狮子作为镇守门户的瑞兽,广泛用来镇家保宅,其实石狮子的象征还远不止于此。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中,石狮子一直都是镇守家宅的神兽,他可以帮助人们驱散邪祟,有辟邪之用。因此古人们不只是将石狮子铸造在大门前,许多达官贵族的陵墓,也会雕刻石狮子来作为镇守。
古代的工匠所雕刻的石狮子,基本都是非常威武,凶悍,口中的獠牙也雕刻的十分精致,看起来就让人心惊胆战,就说这也是为了能够吓退鬼魂,震慑邪祟。在古代,石狮子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一般能够铸造石狮子的人家,都是古代的皇氏宗族,或者高官贵族。这些大户人家们,在自己的家门前放置两尊镇守的石狮子,也可以彰显自身的尊荣与威严。
一般来说,古人门前的两尊石狮子,形态都会不一样,一尊是威武霸气的雄狮,另一尊则是比较温顺的雌狮子,他们相辅相成,共同守护着这户人家的兴旺发达。
我们都知道古时候的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没有如今所使用的各种先进工具。古代的匠人们,全凭自己的一双妙手,雕刻出了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威武雄狮,他们的精湛手艺让后世之人也叹服不已。古人所雕刻的石狮子,最难的地方就在于狮子的嘴里的圆珠,这个圆珠子同样是用石头雕刻而成,大小尺寸正好与石狮子的嘴巴相符。
可是现代人研究时却发现,古代石狮子口中的石刻圆珠,无论用什么办法都拿不出来。那么古代的劳动人民,就是如何将它安放在狮子口中的?其实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一项雕刻工艺,叫做“镂空石雕”,一般分为两种形式。
古代的工匠在雕刻石狮子时,先雕刻出狮子嘴巴的大致轮廓,然后在他的口中塞进一块大小相仿的石头,接着再对狮子嘴巴精雕细琢,最后就是将狮子口中的石头,一点点耐心的打磨,形成大小适宜的圆珠。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狮子的嘴巴雕刻完成之后,去掉多余的石材之时,留下一块含在狮子嘴中的石块,然后再精心的雕琢打磨,不过采用这种方式,需要特别的小心,万一在打磨之时,不小心伤到了旁边的牙齿与舌头等部位,那么就会前功尽弃。
既然狮子嘴巴里的圆珠这么难雕刻,那为什么人们还非要让他的嘴中含一颗石珠呢?其实具体的原因历史上也有很多的传说,不过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