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有打更人?如果不打更后果会怎样?古人智慧令人叹服

当前位置:看文网 > 历史解密 > 中国古代史 > 发布时间:2023-03-08 15:29 来源:未知 点击: 手机阅读
     更夫是指每天夜里拿着竹梆子或锣敲打以给大家提醒当时时辰的人,打更在故汉族时期是民间的一种夜间报时制度,由此产生的一种巡夜的职业便是更夫,这种职业的人一般只在夜间工作,提醒人们现在是什么时辰该做什么事。到现在有了钟表可以看时间了所以这种职业也就被取缔了,现在一般也只能在影视剧中可以看到这种职业了。
 
    在古代延用的是12时辰制,和现在的24小时制有所区别。更夫通常两人一组,一人拿锣,一人拿梆,打更时两人一搭一档,边走边敲 “笃笃———咣咣”的声响回荡在幽静的大街上。在古代晚上被划为10个小时,每隔两个小时也就是一个时辰打更人就要打更一次,所以打更人一夜要敲五次,等敲第五次时俗称五更天,这时鸡也叫了,天也快亮了。
 
    打更时常说的话分别是一更时分的“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二更时分的“鸣锣通知,关好门窗,小心火烛!”三更时分的“寒潮来临,关灯关门!”五更时分的“早睡早起,锻炼身体!”,他们以这种方式给当时无法确定时辰的人们报时,这种报时制度一直延续到明国时期,直到钟表开始流行时这种制度才被取缔。
 
    在古代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被作为当时的时辰时刻,打更时间段是从戊时到寅时,其中戊时被称为一更,亥时称为二更,子时作为三更,丑时作为四更,寅时作为五更,用现在的时刻来计算的话就是一个更次是两个小时,也就是7-9点为一更,9-11点为二更,11-1点为三更,1-3点为四更,3-5点为五更。
 
    在中国古代被用作计时的工具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日晷,漏刻和圭表,其中日晷由晷盘和晷针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根据太阳光线照射在晷针上,以晷针投射在晷盘上的投影来确定时刻;圭表虽然也是以太阳的照射投影来确定时辰,但这种方法的缺点就在于没有太阳的阴雨天气便无法得知时刻了。
 
    漏刻是一种用水滴来计时的一种工具,壶中的水位越高则说明该时刻越晚。以上这三个计时工具都因为或昂贵或不便而无法使每家每户都使用,所以最在当时最亲民的计时方式还是打更。据资料显示,更夫的计时工具很简单:燃香。
 
    在解放前,打更这算是个普遍存在的职业,当时的人们没有可以用来计时的工具,只能依靠太阳的位置来确定大概的时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到了晚上没有太阳的时候人们便无法得知当时的时辰了,所以更夫这个职业也算是应运而生。
 
    在古代封建社会有宵禁的习俗,到了宵禁时分如果还在大街上晃悠一般都会以“犯夜”的罪行被抓起来小则杖责,大则收押以示惩戒。所以一到晚上更夫就出来打更提醒人们现在是什么时辰该干嘛了。
 
    解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娱乐生活也随之丰富起来,钟表的使用逐渐得到普及,相比打更人的报时机制钟表的时间显得更加精确,自此,打更这个职业便渐渐被取缔直至消失。在中国的磁器口古镇至今仍然保留着打更的传统习俗,很多人为了体验这种感觉都慕名前来专门体验。
 
    到了现在这个职业除了在磁器口古镇还在延用外,在其他地区都已经被取缔了。然而更夫这个职业在古代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因为在古代更夫的作用不仅仅只是作为报时制度的一种职业,也是起到了古代消防员的作用。
 
    众所周知古代的建筑大都使用的是木质结构,这种结构不同于现在钢筋水泥土的房子它属于易燃物,如果一家起火那么隔壁也难以幸免。二则,在那个没有监控的年代,打更人更是起到了监控的作用,偶有夜盗事件发生打更人也能提供相应的线索。
 
    至此打更人在古代的作用和意义已经一目了然,这个在古代有着一职三用的职业居然有着现在的计时、消防、监控的作用,对古人的智慧真是令人拜服!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话题

综合推荐文章

综合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