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刑律中,比诛九族十族更严酷的刑罚则是“瓜蔓抄”,顾名思义,一个瓜藤上的枝枝蔓蔓全都一网打尽。
在古代,谋反、欺君等都是大罪,都会被诛九族。那么,在知道被诛九族后,为什么这些人不选择逃跑?事实上,如果选择逃跑,那么他们的下场会比诛九族更惨。
在古代,一听到“株连九族”都会被吓得不轻,认为九族内的亲友都会必死无疑。其实并不然。“诛九族”并非为了血腥杀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震慑,为了惩罚。那么,有些措施便成了象征性的了。
我们知道,九族一般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同行九代人为九族,九代人的关系最近的亲属,包括高祖父、曾祖父、爷爷、父亲、本人、儿子、孙子、曾孙和玄孙。
不过,当皇帝对一个囚犯下达诛九族的命令后,有时候只会直接斩杀罪犯的三代直系亲属,其中包含了子女、兄弟姐妹、父母等,对于其他九族内的亲属,则有不同的惩罚措施。
对于其他人,大致会有3种惩罚措施:流放、服役和充妓。关于流放,我们在清宫剧里经常会听到这个词。很多犯人动辄被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流放是诛九族惩罚中最轻的一种。
流放听上去很凄惨,但是到了流放地,他们还可以凭借自己的双手,在当地好好生活下去。倘若家里有一定的关系网,假以时日,再通过这些关系,回到祖籍地,也未尝不可。所以,流放之后还是有很多种可能的。
服役很容易理解,就是把那些获罪的男性青壮年拉去充军,而那些年轻的女性则被安排充当官妓。
相比较流放而言,服役和充妓的惩罚比较严重,因为这两种情形都剥夺了人身自由。但不管怎么说,这三种处罚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可以活下去。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活着意味着可能。
因此,只要不在三族之内,“诛九族”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而且这些人之所以选择顺从,还有时间效应和地域效应的制约。
古代信息闭塞,交通不发达,哪怕是“八百里加急”,远道来的消息,恐怕也隔了有两三天了。所以,当收到被诛九族的消息时,恐怕也是官差带来的消息。即便官府里有熟人,想要第一时间把信息放出去,恐怕也为时已晚。
因此说,想要在这个时候逃跑,很明显插翅难飞。有人说,总有一些武功高强的人,可以翻墙越脊。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因为古代士兵除了近身御敌之外,他们也有远攻武器,例如弓箭、火铳,所以即便武功再高,也难逃重重的包围圈。
所以,当被株连九族时,他们第一时间的反应不是逃跑,而是听凭处罚。无论是流放、服役,哪怕是充妓,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活下来,活下来才有希望。
这些身陷囹圄之人,他们往往通过采用贿赂官差等办法,使得自己在半道被释放,官差得了好处,说不定会制造一个不可抗力的因素,这都是有可能的。
都知道我们今天每个公民都有身份证,其实古人也有,例如鱼符。古代的这种特殊的身份证,上面记录着你的身份信息,以及家庭地址等信息。其发明的初衷也是为了便于管理户籍,便于管理百姓。
倘到西邦诸国,不灭善缘,照牒放行。
《西游记》中,唐僧除了手里的九环禅杖,身上的锦襕袈裟之外,在他的行李箱里还有一件必不可少的东西:《通关文牒》。
有人说,有三位高徒护送,加上天上的神仙护佑,唐僧带《通关文牒》等于多此一举。通关文牒除了给国王盖章,貌似从来没有发挥过作用。不带不行吗?不带肯定不行。
《通关文牒》就相对于唐僧的护照,有了这个护照,唐僧一路所遇关隘,就会畅行无阻。我们在镜头里可能看不到这些情节,但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
在古代,外来人居住是要向官府报备的,就像以前办《暂住证》一样。现代社会,作为一个合法的公民,几乎可以带上身份证跑遍全球,但在封建社会,如果你不是当地的居民,一定得向官府报备,开具证明才可以留下来,否则一旦被官府查到,你就是“黑户”,肯定是要被抓起来的。
如果说你被诛九族时,侥幸逃脱,试问天下之大,你能逃往何处?没有身份证明,没有通关文牒,你就是一个黑户,对于这样的陌生人,当地人会第一时间将你举报到官府,加上案发地早已发布海捕文书,各个路口关隘都会严格盘查,你逃出城的机会很渺茫,想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启新生活,恐怕也是妄想。
到最后你只能躲在阴暗处,或者在荒野游荡,整天惶惶不可终日。在这种情形下,又能扛过几天?所以那些因诛九族而逃亡的人,不是被抓住就地正法就是逃亡的路上活活被饿死。
现在想想《水浒传》里的那些人,他们很多人都身犯命案被诛九族,不是因为无路可逃,怎么会选择落草为寇?不过小说里描写的情形不足为信,因为戴罪之身再选择落草为寇就是罪上加罪,朝廷根本不会轻饶这些人。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不幸被诛九族牵连后,选择逃跑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选择亡命天涯,最终结果只会客死他乡,甚至还会身首异处。反之,留下来还会有生的希望,只要还活着,财富和地位说不定都可以“还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