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组织,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那么每个人都随心所欲地干自己想要干的事情,不管是否会伤害到他人,是否会紊乱社会,那么这个国家最终都会处于混乱之中。相反,如果有一定的制度约束,那么每个人都在制度的框架下行使自己的自由权利,那么个人的表达权利有了,社会也就更加和谐了。
古代历史上的周公不仅在政治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还在别的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其中,“周公之礼”就与他息息相关。那么,你知道古代夫妻同房为何叫“周公之礼”,周公做了啥?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要是准备睡觉了,会说“去会周公了”。在做了一些噩梦之后,就想要知道梦中这些事情究竟有什么预兆,于是就会找人解释一下梦,紧接着就有人曰:“根据周公解梦……”
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都知道周公是个古代人,但是他却穿梭在我们的生活中,于是很多人就会问,周公究竟是谁?他是干什么的?为什么现在的社会中有那么多他的影子?
周公是离我们很远时候的西周人物。据资料记载,周公是姬姓,名旦。又因为他是周王文姬昌的第四个孩子,根据伯仲季叔排序,所以他又被称为“叔旦”。
不过,因为他是周武王姬发弟弟,所以根据嫡长子继承制,他不可能成为帝王,根据分封制,他被分封出去,其封地在周,也就是今天的山东之地,所以有了著名的“周公”之称。
当然这只是“周公”之名的由来,他能在今天被我们很多人挂在嘴边,绝对不是因为他的封地在周地这么简单。实际上,他是一个能力非常强的人物。是西周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而且是儒学的发轫、先驱。
他的能力体现在,周武王在政的时候,他尽心辅佐周武王,历史上著名的“武王伐纣”就有他的身影。不过历史上的武王伐纣结束之后,纣王虽然在鹿台自焚而死,但是周武王在完成了统一大业之后,也很快就撒手人寰。
周武王走后,仅留下年幼的周成王。这时的周公专门留在周天子之地,辅佐年幼的周成王。不过,自古幼主登基,有个权臣辅佐,就会有人担心权臣当道的情况,朝纲甚至会不稳。周公留朝执政的时候,也是如此。
当时的管叔、霍叔等人十分不服,觉得周公会“挟天子以令诸侯”,于是他们联合当时还存在于世的殷商贵族武庚等人反对周公执政,并大肆发动叛乱。周公为了周天子的朝纲,率军队平定了叛乱,并实行分封制,分封诸侯以稳定朝局。
在《尚书大传》中,就明确规定了周公的几大功绩,它们分别是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在稳定了朝局之后,周公就积极着手建立典章制度,以维护平稳的西周统治。他推行以“礼”治国,也就是我们后来经常说的“周礼”,也是就孔子一直推行的“礼”。
他不仅在法制上规定了“明德慎罚”的制度,还在社会管理等风俗上也做出了规定,其中古代的夫妻圆房被称为“周公之礼”就是从那里来的。
相传,周朝的时候,男女婚恋比较开放,毕竟那时候没有后来那些严重的三纲五常、程朱理学等各种封建礼教,所以男女婚恋自由奔放,他们在没有成婚前,滥情比比皆是。
这种风气严重不符合周公所推行的“礼”治社会,所以他就在社会婚恋风俗方面做出了规定:成年男女若是没有结婚,就不可有逾越礼制的同房行为。只有结婚之后,成为夫妻,才能同房。
同时,他还在双方结亲方面做出了规定,那就是后来我们在电视剧中也经常看到的,两户人家若是想想要结为亲家,就得完成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7个环节,并对这七个环节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因此,这套婚恋习俗就被保留了下来,并且把婚后同房行为看成是遵守周公创造的礼制,后来慢慢就以“周公之礼”代指夫妻婚后圆房行为。
周朝创立的礼制可谓是开创了很多先河,而且其礼制也影响深远,结亲成婚的7个环节几乎在整个封建时代都一直存在,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并且,到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周公之礼”这四个字,可能我们现在很多人还在说。
因为这一套礼制能很好地维护社会的秩序,即便是周后期,周天子式微,分封制崩溃,礼崩乐坏,但是这些基本的礼制还是被保留了下来,并一直延续到后世,可见这些礼制典章规定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
一个社会的运转,需要贤能的君主和大臣一起打理,所以周公在政治上出尽全力辅佐周武王、周成王,努力做到政治通达,人民和谐幸福。但是一个国家中,人们的幸福又不仅仅只是需要有能干的臣子和君主做到政治上无所错,还要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和谐有序,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所以周公又创立制度,对当时的社会婚恋等方面做了约束,这才有了“周公之礼” 的说法。社会上的滥情风气确实也得到了一定的约束。
可见有时候有序的制度约束是必要的,它能在保证社会组织顺利运行的同时,满足大多数人的幸福需要从而维护整个组织的和谐、有序并且因为有着积极的意义,一直对后世产生积极的影响可谓是福泽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