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之礼也是我国礼仪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诸多的讲究和忌讳,因此小到每一步该干什么,怎么干,以及方方面面的布置,都是要精细又再精细的,比如虽然都是在丧葬中出现的“祭”和“奠”,就有很多的讲究,并不是随地都可以张贴“奠”,也不是随时哪哪都可以祭祀,需要谨慎,否则就要闹笑话了。那么,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
死亡,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但人类无法避免,存世的人还得好好的举办葬礼,体面的送走已经逝去的人。虽然在很多人的眼里,死亡之人就是将其埋在土里即可,就算是达到了入土为安的目的。但在入土为安之前,葬礼可是非常有讲究的。
比如一个死亡之人的棺材的长度是有标准的,板块数量也是有标准的,还有入土为安,究竟是要入在哪里才算是真正的让死者安,同时让家人安呢?当然,这些都是可以请专门研究这个方面的风水先生来看的。死者活着的亲人最应该注意的事情应当是如何区分“祭”和“奠”,如何根据这个布置整个葬礼。
要注重礼仪,按照讲究布置葬礼事宜,就得先了解“祭”和“奠”的区别。第一个区别就是它俩运用的场合不一样。相信很多参加过葬礼的人一定看过这样的画面,那就是死者的棺椁前面一定有一个“奠”字,然后主持的人又说要祭奠。当死者被埋了的时候,主持祭礼的人说的是要祭拜。
那么,到底什么时候祭拜,什么时候是“奠”呢?想要知道它们运用的场合,就得了解两个字的组字区别。在甲骨文中,“祭”这个字的组合是有肉、以及人的手,下面还有一个“示”字。
在殷商时期,“祭”字的左上边是“肉”,而右上边是一个“又”字,代表的是手,整体会意起来,就是用手拿着肉在祭祀。最开始时,是没有“示”字的。但是到了后期,人们意识到这样的组字跟实际的祭祀不太符合,所以就又加了“示”字,表示双手恭敬的将肉放在案几上进行祭祀。
那么,祭祀的对象是谁呢?是鬼神。在早期的殷商文化中,由于人们认知的不成熟,认为世间一切都有鬼神主导,因此要多杀牲畜进行祭祀。从他们祭祀神明就可以看出来,他们是非常敬畏的,心境非常虔诚。
只是到了殷商晚期,人们发现死去埋入地下的祖先也能保佑自己和后代子孙,所以又慢慢的祭拜祖先了。而在这种祭祀中,虽然心境不如祭拜神明那么敬畏,但一定也是充满哀思和虔诚的。而这份哀思到后来,是除夕年节进行祭拜,是清明时节进行扫墓祭拜等等。而这些时节可以看出来,死者是死去已久,被埋在地下了。因此“祭”其实多运用于死者下葬之后的祭祀了。
而“奠”字,将其拆开来看,会发现是一个“酋”和一个“大”字的组合。“酋”代表的就是酒,而“大”字一看就是摆放供品的案几。古代在丧葬上摆放供品的都是死者死后入殓了,但还未下葬,中间还需要举行其他的环节,然后再下葬。那么,同样是要祭拜,为何这里却要用“奠”呢?
因为古时人们认为只有将死者埋入地下之后,其身体内的真气才会随着地下的穴气连接,灵魂才算是真正脱离肉体。而死者刚入殓还未下葬,属于灵魂还未离开肉体,因此死去的人还是要吃食物的,所以就会用一张大案几,然后在上面摆上供品。所以在死者还未下葬这个场合,就得用“奠”。
除了场合不同之外,还有两者所代表的礼仪性质也不一样。在古代,礼仪有出征或者操演的军礼,和人们联络感情、进行友好沟通的婚宴嘉礼,接待来往宾客的宾礼,还有就是凶礼和吉礼。
凶礼都跟哀伤挂钩。当一个人死亡之后,什么时候最哀伤呢?一定是刚刚死亡,还未入土。这个时候要进行吊唁,表示自己的悲伤;再者就是死亡一直是我们国人十分忌讳的话题,就在于跟死亡相关的话题都是不吉利的,因此就被冠上了“凶”之意。而且古人说有大凶之兆的时候,那一定是这个人运气不好,会遇到不好的事情,不好的事情发生,自然就是悲伤的。
而吉礼就不一样了,它带着人们的祈愿。古时人们祈愿的对象自然是天神、地祇。祭祀这些人物的时候,肯定不会带着哀伤的情绪,更多是对这些未知鬼神的敬畏之心,而且向他们进行祈愿,是为了有好的结果,比如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等。
只是到了后来,随着礼仪的规范和发展,人们不再总是祭祀未知的鬼神,而是祭祀睿智的先王、贤明的祖先等。而无论是先王还是普通人的祖先,那一定是逢年过节来祭拜,并且带着敬畏之心,态度十分虔诚,毕竟祖宗虽死,祭祀不可不诚。这种祭拜不可能是凶礼,所以慢慢的就有死了入土很久用“祭”,而不是“凶”之意的“奠”。
虽然都是丧葬之礼中出现的东西,但运用的场合以及承担的性质意义是大不一样的。“祭”相对而言,运用的场合更广泛,而且它背后承载的是我们的敬意,无论是对上天神明,还是已经深埋地下的祖宗,都是我们表现自己哀思和祈祷的方式,而且祭祀不可能单单一个人就这么祭拜了,势必得有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