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京剧院院长杨赤:京剧团已经养活不了自己!京剧该如何突围?

当前位置:看文网 > 人物 > 中国人物 > 发布时间:2023-03-05 16:04 来源:未知 点击: 手机阅读
    伴随着密集的鼓点,一位装扮妥当的老生从幕后走向台前,开嗓便是一个满堂彩。他在台上时而疾步小跑,时而沉稳低吟,将他今天所扮演的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
 
    出色的演绎吊足了现场所有京剧票友的胃口,观众们在台下鸦雀无声,除了偶尔轻咂茶水时偶尔碰出一点杯盏间的细微响动。
 
    台上的老生用浑厚的嗓音,为现场观众带来一次京剧盛宴。然而现场的气氛却算不上太热烈,到了演出精彩的时候,现场最多也就一两个人叫好。
京剧团
    这是大连京剧院的一场演出,而演出老生的那位便是大连京剧院院长杨赤。他演出结束后回到后台,看着镜子中自己的扮相,内心充满了感慨。
 
    当年他在大连艺术学校学习京剧的时候每天都刻苦练功,为的就是成为一代名角,如果自己再努力一点,成为梅兰芳那样的京剧大师也不是不可能。
 
    这份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帮助他度过了无数个难熬的夜晚,可谁又能想到,如今竟是这般光景。
 
    在他担任大连京剧院院长时,他的京剧艺术造诣也已经非常高,在国内京剧圈里也算是小有名气,真正让他担忧的是京剧整个行当的没落。
 
    有一次在他接受记者采访时,无比担忧地说道:“现在恐怕全国再也找不出一家能够凭京剧演出来养活自己的京剧院了。”
 
    京剧作为国粹,已经在中国流传了上百年时间,为何杨赤还会发出如此感慨呢?
 
    国粹京剧的诞生与辉煌
 
    中国的戏剧有着漫长的演变史,由于各地方文化的差异性,逐渐形成了多种地方性戏曲,如粗犷豪放的秦腔,低揉缠绵的昆曲等,都堪称古代戏曲艺术的瑰宝。
 
    然而由于历代统治者的喜好问题,各类戏曲在中国政治舞台上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扶持力度,故而始终没有形成一种兼容并包的艺术形式。
 
    清朝立国后,为了消除汉人的反抗情绪,同时也为了彰显民族团结的一面,满清统治者开始主动接受汉民族的一些文化,其中就包括戏曲。
 
    在康熙、雍正两朝,每次皇帝或者皇室成员过寿时,总会从各地方选调一些民间戏班到北京来演出,这就无形间促进了各戏曲之间的交流。
 
    而从乾隆年间开始,这种现象变得更加频繁,一种新的剧种正在酝酿。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和最长寿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国家总体上还算安定,民间文化比较兴盛,所谓的“康乾盛世”达到顶峰。
 
    乾隆皇帝八十岁大寿是清朝中期的一大事件,为了给皇帝贺寿,全国各地官员从民间搜集奇珍异宝送到京城,同时全国各地的戏班也随之不断前往京城。
 
    在进京的戏班中,最出名的便是三庆班。当时三庆班主要在江南地区演出,其演出的唱腔中包含了当时比较流行的昆腔、秦腔和汉调,在江浙皖一带格外受欢迎。
 
    当三庆班进京之后,其独特的腔调、剧目、身段、唱法等瞬间受到了老百姓和一些王公贵族的喜爱,由于京畿地区物阜民丰,三庆班便常驻北京进行演出,并且赚得盆满钵满。
 
    眼见三庆班在京城红得发紫,许多与三庆班有着类似唱腔的知名戏班也纷纷入京。
 
    北京城一时间成为了全国戏班激烈角逐的舞台,竞争之余也促进了戏曲的融合,经历嘉庆、道光两朝的融合,一种包含了多家戏曲之长的剧种——京剧就此诞生。
 
    从同治初年到光绪年间,京剧已经逐渐发展成熟,并且逐渐出现了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号称“同光十三绝”。他们对京剧艺术的理解与演绎风格各有不同,但同属于京剧范畴。
 
    当时若有十三绝中的一位登台,则必定是万人空巷,京剧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清朝灭亡之后,国家局势相对比较动荡,京剧也进入了缓慢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京剧虽然没有引起过太大的轰动,但却是许多被后世传颂的京剧大师的酝酿时期。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蛰伏已久的京剧随着一些大城市局势的稳定而一朝迸发,其中诞生了以梅兰芳、尚小云、程艳秋、荀慧生为代表的“四大名旦”。
 
    由于当时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唱片录制技术,四人合作的唱片《四五花洞》一经售卖便被狂热的票友们一扫而空,其名气和艺术造诣可见一斑。
 
    同时老生行的“四大须生”、武生杨小楼、小生姜妙香、净行金少山等各行当的大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共同促成了京剧舞台大繁荣的局面,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京剧也作为“国剧”被确定下来。
 
    建国后,随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战略方针的提出,京剧再次迎来了一次空前的繁荣。
 
    这一时期的京剧在传统唱腔上有了新的突破与发展,以梅兰芳为首的京剧大师曾多次出访海外演出,将京剧的魅力传达到世界人民的心中。
 
    同时这一时期的京剧曲目也得到了拓展,其中主要就是新增了一些反映革命的题材,并且一些经典剧目也被搬上了大荧幕,深受人民所喜爱。
 
    然而从改革开放之后,京剧在人们日常娱乐中的地位逐渐降低,以至于当年大火的京剧演出都只能成为现代的小众艺术,甚至连专业的京剧艺术团都很难养活自己,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京剧没落背后的原因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必然的流行周期,京剧在其演变发展的历史上也曾多次经历过没落,不过最后总会在低迷中崛起,然而放在现代的新环境下,京剧却表现出一再没落的势头,令人心生感慨。
 
    首先从时代背景上寻找原因。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快节奏的发展阶段,许多人的生活重点并不在休闲娱乐,而是放在积累财富上,这就导致作为劳动力人口的那一批人根本没有时间听一段京剧来调节身心。
 
    与此同时,时代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媒体和艺术形式,而这些对京剧来说都称不上友好。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主流的休闲娱乐形式有电影、戏剧班等形式,当时人们休闲娱乐的形式非常有限,尤其在广大的农村以及欠发达地区,欣赏京剧几乎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但随着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电视率先走进了千家万户,而层出不穷的电视剧、综艺节目很快占据了大众休闲娱乐的大部分时间。
 
    而京剧由于没有跟上这一波潮流,很快被挤占了大量的生存空间。
 
    进入新世纪以后,电脑的普及和4G、5G网络开通之后,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广泛,这时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甚至是手机上刷到的短视频都在做出相应的改变,属于京剧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京剧这种传统艺术形式逐渐在海量的媒体和信息中没落下去,这几乎是一种必然趋势。
 
    而京剧本身,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第一点便是京剧剧目经典之余鲜有创新。
 
    在京剧的发展过程中,许多老艺术家们呕心沥血创作出不少京剧名曲目,其中以《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白蛇传》、《定军山》等脍炙人口的“十大名曲”最为人所熟知。
 
    然而随着电视、电影的发展,这些剧目纷纷被搬上大荧幕和小荧幕,相比带有浓厚戏腔的京剧,广大观众更容易接受电影和电视剧。
 
    同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京剧艺术家们鲜有引起轰动的名段问世,这就让京剧的发展显得有些后劲不足,创新的缺失直接影响了现代京剧的发展。
 
    第二点则是京剧演员的培养,在演艺行业中培养周期几乎是最长的。遥想当年的戏曲教育一般为戏班师徒教学模式,且每个戏班对各角色的教学方法也有不同。但就一点,每个学员都是自幼入行学习,有的甚至需要学习长大二十年才被允许登台表演。
 
    如此长的学习时间,让学徒能够充分领会戏曲的精髓所在,也因此诞生了诸如梅兰芳、尚小云等知名京剧大师。
 
    反观现如今的京剧教学,学徒式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被专业艺术院校教学所取代,短短三年或者四年制的教学,仅仅是教会学生基本的京剧唱法,这些没有舞台经验的学生走向社会后对京剧曲目的演绎明显不如老演员。
 
    与此同时在这个功利主义风行的社会,人的选择是多样的,许多戏曲演员开始参与拍摄电视剧、电影等更容易获取回报的工作,进一步导致戏曲人才的流失,京剧后继无人,形成了目前的窘境。
 
    那么京剧当真就翻身无望了吗?实则非也!
 
    新时代京剧的新出路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京剧行业的艺术家们也开始寻求自我突破,一些年轻的京剧演员们开始在京剧之外进行跨界演出。
 
    诸如年轻的京剧演员王珮瑜,2018年登上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与虚拟歌手洛天依跨界合唱一曲《但愿人长久》京剧的魅力与时代科技相结合,一时间技惊四座。
 
    从那以后,京剧唱腔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唱法开始受到大众的喜爱,在各大音乐平台上收录了大量的戏腔歌曲,并成功收获了一大批年轻粉丝,京剧也一度成为网络平台上搜索的热门词汇。
 
    进入自媒体时代后,尤其是短视频平台的崛起给了普通人一展才艺的机会,其中年轻人更喜爱用戏腔唱法来演绎流行歌曲,唱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同时一些专业的京剧演员们也开始在短视频平台上分享京剧的演化历史、学习心得和基本的京剧强调,甚至以直播形式演绎京剧名段,同样收获了一大批粉丝的喜爱。
 
    一些商家也在京剧艺术上嗅到了商机,京剧作为一种国潮元素在各大商品上也逐渐表现出来,比如日常穿搭、生活用品等商品中,经常能看到与京剧元素的梦幻联动,既显得时尚高雅,又别有一番韵味。
 
    再有就是京剧在一些其它民间团体内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德云社。在坚持相声创作的同时,德云社也特别注重对于传统艺术文化的开发和保护。
 
    比如郭德纲的爱徒张云雷,他在台上表演时总会带上几段传统曲目现场演唱,比较受喜爱的有《锁麟囊》、《武家坡》等,并且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编,使其更有传播力。
 
    再比如郭德纲的徒弟陶云圣,他走的是坚持传统京剧表演的路线,曾被誉为“京剧神童”,郭德纲收其为弟子后在舞台上不遗余力的宣传他和京剧,同样使更多人关注到了京剧这门传统艺术形式。
 
    最后,国家对于京剧的保护和发展从未停止过。
 
    近年来,通过划定国家级重点京剧院来鼓励和扶持京剧艺术团的日常创作,并在国家级媒体上不断邀请京剧名角参与节目录制,如春晚等大型联欢晚会基本都有京剧的表演。
 
    除此之外,广电总局还特别要求省级电视台尽量开设戏曲频道,尤其是在戏曲的发源地和比较发达的地区,必须有专门的频道向公众传播戏曲艺术,以此让更多戏曲贴近大众的生活。
 
    最后,随着国家对京剧的重视和扶持,京剧也逐渐展开了商业化的发展路线。经历过十几年的发展和验证,京剧的商业化被证实是可行的、有效的。
 
    在如今的各大城市,每逢大型传统节日或者商业活动,京剧的出现频次已经大大加强,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在现代商业舞台上散发着新的光芒。
 
    京剧经历过上百年的发展演变,其背后是海纳百川的包容与和谐,站在新的时代交汇点,京剧艺术唯有继续秉持包容的本色,方可焕发出新的生机,重新回到大众视野,让这门艺术形式恒久流传下去。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话题

综合推荐文章

综合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