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家三代始终不忘初心:女儿焦守云以他为荣,外孙余音为扮演他走遍兰考

当前位置:看文网 > 人物 > 中国人物 > 发布时间:2022-11-12 20:32 来源:未知 点击: 手机阅读
    提起焦裕禄大家再熟悉不过了,这是一个把自己的一生融进基层的县委书记。
 
    他用自己的行为践行了中国共产党员的坚守,用自己必胜的信念书写了自己与兰考这个地方的故事篇章。
 
    他这种“人民至上”的工作责任与信念,不仅是千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学习模范,更是自己的子女的精神榜样,这种榜样推动着他的孩子不断的上进。
焦裕禄
    焦裕禄一共有6个子女,长女焦守凤、长子焦国庆、二女焦守云、二子焦跃进、三女焦守军、小儿焦保钢。
 
    其中三女儿的焦守云被誉为焦家的“外交官”13岁的时候就被主席接待过,在20岁的时候就成为最年轻的中共十大代表,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
 
    群众眼中的“好书记”
 
    1922年出生于山东贫苦农村的焦裕禄,命运中写满了坎坷与磨难。
 
    年幼的他失去父亲,经常食不果腹,甚至还被日军抓去黑心煤窑里当做年少的幼工,而这其中更是经历了很多折磨,几次更是在死神的边缘徘徊。
 
    他也不顾生死的毅然投入到家乡的解放战争中,虽然在烟火中目睹着很多战友接连的伤亡,可正因为这种经历,也让焦裕禄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这些经历都将焦裕禄锤炼出坚韧、不服输的性格特征,因为他在这些经历中他真正的明白了,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没有打不赢的仗。
 
    1962年12月,拥有这份信念的焦裕禄被调往兰考,“内涝、风沙、盐碱”是影响兰考人民生活的“三大害”,也是横亘在焦裕禄面前亟待攻克的工作难题。
 
    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当地贫困的人民,焦裕禄知道,这是一个难啃的“骨头”,可是生活和经历告诉他,越是如此就越能激“战斗”热情。
 
    据焦守云回应,那时候父亲那时候经常住在他自己的办公室,很少有时间回家。一有时间就穿梭于兰考县的各个街道,去实地勘测,去调查民情。
 
    焦守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的生活很苦,家里近十口人挤在了10平方左右的房子,全家人的生活全靠着父亲仅仅百十元的工资,生活每天都要精打细算,说节衣缩食也不为过。
 
    其实父亲的工资在当时已经算得上“高收入人群”,可是他的肩上扛下的不仅是家人,更多的是当地的百姓群众。
 
    由于当地自然环境恶劣,很多当地的人民食不果腹,而父亲经常“克扣”自己的花费,去接济当地的居民。
 
    有一次父亲甚至看到一个居民因为天冷穿不起外套,而把自己的衣服送给了这个当地的乡亲,自己灰头土脸的回家,还告诉母亲“外套不小心丢了。”
 
    父亲一直说,让当地所有人都可以吃上饱饭过上好日子,才算是完成了组织交代的任务。而兰考的这些普通百姓,他们没有工资,所有的希望只能寄托在这片恶劣而荒芜的土地上。
 
    “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这是父亲写给自己的话。而这个目标背后,是每天频繁出现沙丘和风口一线的父亲。
 
    在来到兰考的400多天里,焦裕禄跑遍了全县的120多个乡镇,更是翻阅无数本记载当地情况的历史资料,成立“除三害”专项办公室、专项的调查组,开展专项斗争。
 
    风吹日晒早已成为了工作的日常,他有着明确的工作目标,更有着强大的内心,他心中装着是兰考的群众,是自己的工作却时常忘了自己的身体。
 
    那时候父亲已经经常疼痛,那种疼痛似乎已经超越了身体可承受的强度,所以不得不开始找到医生治疗。
 
    3副,父亲仅仅服下3副的中药,他就不再遵循继续服药的医嘱,因为一副中药30元的花费让父亲觉得过于浪费,他觉得30块钱就花在他一个人身上不值。
 
    焦守云看着皱纹逐渐增多,经常咬牙坚持的父亲很是心疼,就连父亲在病重的时期,疼的甚至没法走路,可是他依旧不打止疼针,依然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可是没人敢劝说父亲,父亲的苦日子经历了太多,他对开支有着执拗的坚持,他总是把东西留给更需要的人。
 
    其实就是不愿意自己花费太多的钱,忍不住的时候父亲就用烟头烫一烫自己,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1964年,父亲焦裕禄因为严重的肝病,不得暂停手中的工作接受治疗,即使在治疗期间,他心中装的仍是自己的工作和兰考的群众,只要有相关同事来看望他,他一定是仔细交代兰考县的主要问题、防治计划。
 
    父亲的人生计划里有工作,有兰考的群众,唯独没有自己的感受。那时候焦守云觉得父亲像是一个超人,顶天立地的脊梁能扛下所有的一切。
 
    可是父亲也许自己也忘了,自己只是个平凡的普通人,自己也会有生老病死。
 
    1964年5月14日,罹患肝癌的焦裕禄因为病情耽搁得太久,不幸离世。
 
    而他去世前的人生竟是“要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父亲离世的时候,当地群众集合了很长很长的队伍,很多人小声哭泣着,每个人都有着沉痛的悲伤,就连入土的时候,也是当地的百姓一把土一把土的把父亲安葬。
 
    父亲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而这里的百姓也对父亲爱的深沉,这么多年父亲是百姓心中的“好书记”,也是他们内心中尊重爱戴的亲人存在。
 
    女儿眼中的“好父亲”
 
    在别人眼里焦裕禄是好书记、好干部,在焦守云眼里,焦裕禄更是一个好丈夫更是一个好父亲。
 
    在焦守云童年的记忆里,父亲和母亲是极其相爱的,他们相互理解,相互陪伴。虽然生活并不富裕,可是每一天每一幕都充满幸福的画面。
 
    父亲在外努力工作,母亲在家操守家务,两个人各司其职都为了家庭和生活努力着,相守的十几年,彼此守候着这个小家,心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父亲是孩子们心中的英雄,不仅认真工作还多才多艺,是实力与能力并存的青年才俊。
 
    虽然经常不见父亲的身影是家中的常态,可是这并不影响他与自己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可能也正是因为这种难得的陪伴,所以才让时间变得更加珍贵和难忘。
 
    焦守云对父亲的印象是有责任心,爱家庭也爱孩子的好父亲。父亲只要有时间就教着孩子们读书识字,唱歌弹曲,兴致来的时候甚至还会自己唱着跳着,孩子们更是不亦乐乎,家中经常环绕着满堂的笑声。
 
    就是这样陪孩子玩耍做游戏的开朗父亲,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却有着自己极其严苛的标准。
 
    “书记的女儿不能高人一等,只能带头艰苦,不能有任何特殊。”
 
    这句话在很小的焦守云脑海里就刻下了深刻的印象,父亲虽然作为书记,却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为孩子们“谋取优待”。
 
    大姐焦守凤毕业之后母亲曾想过让父亲“托关系”,给大姐找份工作,可被父亲严厉地拒绝。“靠自己”成了当时大姐唯一的选择,最后在父亲的鼓励下,焦守凤成为了一名普通的食品加工厂工人,直到现在大姐一家还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
 
    还有一次因为父亲是焦裕禄的特殊关系,大哥焦国庆没买票就看了一场戏。
 
    这件事被焦裕禄知道后,大发雷霆,严厉了批评了大哥,第二天就带着大哥去补上了票钱,甚至还在开会中专门强调所有的干部不能“看白戏”的特权。
 
    也正是因为这份严苛,也成为了焦家子女人生道路的行为准则,也成为了焦守云心中坚守传承的家风,这份严苛一直鼓励着她要做的更好。
 
    父亲焦裕禄离世的时候焦守云才11岁,那个时候本应该是孩子们在父亲怀里撒娇取宠举高高的年纪,可是焦守云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爸爸。
 
    父亲离开的虽然比较早,可是父亲对自己和兄弟姐妹们的影响是任何人替代不了的,那份陪伴和感情产生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
 
    对于焦守云来说,记忆里最难忘怀的是自己13岁的时候,那天被主席接待,还留下了难忘珍贵的合影。
 
    除了毛主席,当时周恩来总理还亲切的拉着焦守云的手,关切的进行了交流与问候,这让年少的焦守云倍感温暖与荣耀,她知道“焦裕禄精神”是父亲留给自己的精神财富。
 
    除此之外,焦守云还曾经受到过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各届的领导人的接见。
 
    对于焦守云来说,自己人生的榜样便是自己的父亲,而自己最大的使命便是积极宣传“焦裕禄精神”。
 
    这么多年来,焦守云在父亲的影响下产出了一系列的文艺作品,电视剧《焦裕禄》、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音乐剧《焦裕禄》、还有原创书籍《我的父亲焦裕禄》,这些都是焦守云对父亲的理解。
 
    “做人讲感情,做事讲担当”这是父亲留给子女们的人生财富。
 
    焦守云成了新时期的“焦家发言人”更是传递着属于父亲留下的精神火把,她会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焦家后代,更好的传承和发扬“焦裕禄精神”。
 
    外孙眼中的“好榜样”
 
    对焦家精神最好的传承,是将先辈们的事迹故事更好的传达给更多的人。这是焦守云的坚守,也是焦守云儿子余音对“焦裕禄精神”的理解和传承。
 
    余音是中国歌剧舞剧院男中音歌唱家,著名歌唱家吴雁泽关门弟子,他在音乐剧《焦裕禄》中饰演自己的外公焦裕禄。
 
    焦守云看到儿子能成为歌唱家,自己也是相当欣慰和感动,因为焦守云看着儿子余音就时常想起多才多艺、爱唱爱跳的父亲,能够选择音乐这条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圆满了父亲文艺的兴趣爱好。
 
    而余音更是将扮演外公焦裕禄的角色演出,当成无上的骄傲和荣誉,同时也是一份压力和使命。
 
    自己要演好“焦裕禄”,这不仅是对外公的交待,也是对于那些怀念焦裕禄的群众的责任。
 
    余音从未与自己的外公谋面过,可有关于外公的故事他也是全都熟知于心,从母亲的口中熟知外公的人物性格,从很多有关于焦裕禄的记载中体会人物特性。
 
    虽然外公离开得很早,但是外公从未远行,因为他留下的红色的焦家家风,像是一座丰碑永远的树立在焦家后代人的心中。
 
    对于新时期传承“焦裕禄精神”,余音有着自己的认识,他觉得“焦裕禄精神”这不仅是千万基层干部、共产党员的精神示范,也是更多千千万万的普通人的精神示范。
 
    “在我的心中,焦裕禄精神相当于指引人生的路标。”余音曾经这样说过。
 
    在余音心中对外公焦裕禄精神的传承,就是不断地精进自己的艺术事业。
 
    为了更好的在音乐剧中阐述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的个人形象,并且在演绎其他舞台作品时,更加全面的理解人物角色,从而进行更好的人物塑造,这是自己对焦裕禄精神的传承。
 
    也有千千万万个普通基层干部和平凡百姓,他们不忘初心,爱岗敬业,在自己的工作中认真负责,这也是对“焦裕禄精神”的传承。
 
    余音还曾经随着母亲的脚步去过抚顺、宿迁、大连、洛阳、兰考等地方,这些都是外公焦裕禄工作过、生活过得地方。
 
    通过这种足迹的寻迹,余音也与外公焦裕禄有了跨时空的重逢。
 
    沿着外公走过的轨迹,余音深有感触如今的美好生活,是千千万万像外公一样的前辈不断地摸索前进,艰难求索,是他们的赤子之心,才让社会越来越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时代使命,有像焦裕禄一样的党员无私奉献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推动历史征程的不断发展和前进。
 
    今年是焦裕禄诞辰100周年,女儿焦守云对父亲最好的交待,便是三代始终不忘初心,恪守家训,现在也有更多“焦裕禄”这样的人涌现,这也是时代和社会告慰焦裕禄最好的方式吧。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话题

综合推荐文章

综合热门文章